Deepseek效应下,高盛给数据中心热潮泼冷水:全球数据中心利用率峰值已至
高盛分析师提前预测全球数据中心产能峰值出现时间至2025年,并指出AI服务变现能力弱、大型项目可能导致过剩等三大不确定性。
高盛分析师提前预测全球数据中心产能峰值出现时间至2025年,并指出AI服务变现能力弱、大型项目可能导致过剩等三大不确定性。
高盛下调AI服务器出货量预测,认为市场需求面临放缓。预计2025-26年机架级AI服务器出货量分别从1.9万台和5.7万台降至3.1万台和6.6万台(以144-GPU等效计算),市场规模分别为540亿美元和1560亿美元。
阿里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资本开支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高盛预计约80%将用于AI服务器投资,有望带动收入增长超20%,提升阿里云的利润率至40%以上。瑞银认为AI技术将推动中国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阿里的Qwen等模型正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高盛发布研报称,自动驾驶、机器人自动化及AI装备等领域是物理AI(Physical AI)应用的重要领域。报告重点关注优步、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机器人、瑞声科技等AI装备企业;Harmonic Drive Systems、安川电机等机器人与自动化公司。
高盛认为三大电信运营商通过直接参与云计算业务及为其他云公司提供基础设施服务间接受益于AI浪潮。它们的成本优势和国企背景使其在政府部署Deepseek中占据有利位置,并上调了目标价格。
高盛看好微软因生成式AI从基础设施层向平台和应用层转移所带来机遇,预计长期盈利将积极。微软在云层级的各个领域均拥有强大市场份额。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面临障碍,高盛认为其拐点可能出现在解决多个通用任务、高成功率和持续稳健性以及快速推理三个方面。目前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数据稀缺,需要利用合成数据加速模型训练。
高盛认为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乐观情绪过高,预计2027年全球出货量仅为7.6万台,远低于普遍预期的50万台。高盛模型显示,实际达到100万台可能要到2034-2035年或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