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摩将阿里巴巴称为“中国最佳AI赋能者”,并上调公司目标价至165美元。阿里云业务成为关键增长引擎,第一财季同比增长26%,其中AI相关收入贡献已超20%,预测第二财季增速将进一步加快至30%以上。该行认为,阿里云及AI业务的强劲增长和长期价值,足以抵消公司在即时零售业务上的短期亏损。
硬·AI
作者 | 龙 玥
编辑 | 硬 AI
在AI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为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送上了一顶新的桂冠。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大摩在8月31日发布的研报中,给予了阿里巴巴“中国最佳AI赋能者”(China’s Best AI Enabler)的积极评价,并将其美股目标价从150美元上调至165美元。
该行的核心逻辑在于,AI正强力驱动阿里云业务加速增长,并有望帮助这家科技巨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优势。
大摩预计,阿里云在第二财季的增长将从第一财季的26%进一步加速至30%以上,AI相关收入已占到阿里云总收入的20%以上。
然而,这份乐观展望也伴随着对短期盈利的审慎。报告指出,阿里巴巴在即时电商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将拖累近期利润,预计第二财季该业务亏损将扩大至350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该行仍上调了对阿里巴巴的长期盈利预测,显示出对其战略投资回报的信心。
01
AI驱动云业务加速
大摩将阿里云视为阿里巴巴捕捉AI机遇的“主阵地”。
数据显示,阿里云第一财季实现了26%的同比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这一强劲增长的背后,是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的支撑。AI相关收入贡献在云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20%,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最高水平之列”。
报告认为,阿里云的增长势头在未来几个季度仍将持续。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强劲的行业需求、升级后的产品供给(如通义千问大模型升级),以及与SAP等公司的战略合作。
基于这些因素,报告预测阿里云在第二财季的增速将达到30%以上,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02
短期阵痛:
即时电商投资拖累盈利
在AI业务高歌猛进的同时,阿里巴巴正为另一条战线——即时电商,付出高昂的短期成本。
大摩估计,公司第一财季在该领域的投资约为110亿元人民币,初步结果是,8月份峰值日订单量达到1.2亿单,美团为1.5亿单。
考虑到夏季季节因素,该行进一步预估公司第二财季的亏损将从此前预测的200亿元扩大至350亿元,这可能标志着投资的峰值。
报告将阿里巴巴本财年的即时电商投资总额预测从500亿元上调至800亿元。这项巨额投入也直接导致该行下调了对阿里巴巴2026和2027财年的调整后净利润预测。
不过,报告也援引阿里管理层承诺,将在未来1-2个月内将单位经济效益(UE)亏损减半,并设定了到2028财年实现1万亿元商品交易总额(GMV)的长期目标。
03
维持增持评级
看好长期价值
尽管短期盈利面临压力,摩根士丹利对阿里巴巴的长期价值依然保持乐观。该行将阿里云业务的估值从每股60美元上调至67美元,以反映其在AI时代的增长潜力。
报告总结称,虽然市场需要关注即时电商业务的投资回报率,但摩根士丹利依然相信,凭借中国最大的云基础设施,阿里巴巴是捕捉中国AI相关需求增长的主要渠道。上调后的165美元目标价,意味着该行看好其长期盈利能力。
硬·AI
(文:硬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