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获悉,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松延动力已经成功量产交付了105台人形机器人,环比6月交付的38台增长了176%,创下该公司成立以来最高量产及交付纪录。
松延动力透露,105台交付订单中,N2人形机器人交付量为92台,E1人形机器人交付量为13台,目前公司整体正在加快交付,预计8月交付订单有望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松延动力启动量产不足2个月,即实现了单月破百台规模交付的成绩,单月交付量已跻身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松延动力表示,未来将持续为广大客户带来性能优秀,品质卓越的机器人产品。
▍量产的机与危
松延动力对机器人大讲堂透露,今年是松延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马拉松后1个月内意向订单突破2500台,合同额超1亿元,教育教具/商业演出占比超60%,文旅展厅需求激增。松延动力已经将机器人的量产交付列为了当前公司发展的关键任务。
因为伴随着海量订单的,是巨大的交付压力。公司创始人姜哲源形容,交付是一道“鬼门关”。如果产能达不到、交付赶不上的话,客户的好感度会降低,企业的沟通成本会直线上升。此外,即使产量达到预期,如果交付后的机器人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好,出现批量损坏返修的情况,也将会是任何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难以承受的危机。
前不久,姜哲源就拉着全公司的硬件组、生产组一起,召开了“百日誓师大会”,决心大干100天解决量产和交付问题。现场姜哲源立下宣言:“拼尽全力做好交付,是公司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为了提升交付能力,松延动力已经分别在北京、常州和东莞布局了生产基地。
松延动力的北京工厂拥有3000平米的标准厂房面积,其常州工厂拥有2100平米的标准厂房面积。此外,松延动力专注于仿生人形机器人生产的基地则位于广东东莞。
为保证交付质量,松延动力正在快速完善组织结构,提高质量标准,强化自有工厂的制造能力,努力快速且持续地提升交付能力,批量化地生产稳定可靠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并保证交付进度。目前松延动力已经处于产能快速爬坡阶段,这些生产基地正为客单产品的交付提供着有力保障,预计很快就能实现交付目标,已下订单但尚未收货的用户耐心等待即可。

同时,姜哲源正带领松延动力团队不断进行商业化落地的尝试,他告诉机器人大讲堂,今年下半年公司主要目标是把机器人的生产和交付做好,明年的计划交付量达到万台,更好地满足市场期待。
“我们所作努力皆为客户,我们希望他们能收到满意的产品,我们也希望通过双足和仿生的技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这是我们的愿景与使命,更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姜哲源对我们介绍道。
▍更远的未来
在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姜哲源保持了十足的理性认识,他认为,从长期来看,公司发展最重要的事情依然是打造更具竞争力、战斗力的团队。
姜哲源给团队的准则是,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快速梳理、构建出更清晰的组织架构,做好各部门岗位的排兵布阵。他深知,只有强力的团队和组织架构,才能支撑一家公司明年乃至未来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如果公司一直需要靠融资支撑,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环境波动的影响。我们希望尽快打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的商业化闭环,再通过售后反馈进一步促进技术研发突破。”他介绍道。松延动力也在持续招募生态合作伙伴,欢迎具有丰富的行业客户资源,或具备软硬件系统集成能力的伙伴们联系合作。
关于未来,姜哲源给出的答案是,“当成为一家有利润、有正向现金流的公司,公司发展才能更健康,才有资格去追逐星辰大海。”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