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 AI 创业者来说,相比于卷技术,找到一个精准的创业方向可能更重要。
Substack 作者 Harshit Tyagi 分析了 YC 2025 年 400 多家创企的情况,发现大多数的 AI 创业者都在过度饱和的市场中竞争,仅开发者工具领域就有 94 家公司,相当于每 4 天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竞争对手。AI 编程市场已经过度饱和了,但一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业几乎无人问津,没有 AI 创业竞争。比如:
-
政府科技领域,有超过 6000 亿美元的支出,但 YC 的项目中仅有 1 家相关公司;
-
保险行业每年处理的业务规模达 1.4 万亿美元,但几乎没有 AI 初创公司涉足;
-
建筑业每年因工期延误而浪费的资金高达 2 万亿美元,而 AI 完全可以改善这些情况;

数据来源:https://7535816800885.gumroad.com/l/yc_data_2025
Harshit Tyagi 的这篇分析文章,基于 400 多家创企数据,分析了当前哪些 AI 市场已经过度饱和、哪些可以差异化竞争,以及哪些是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同时,盘点了当前创业者在做哪些种类的 AI Agent,以及给出了市场定位的实用策略,以及未来的创业项目方向。
如果你正在进行 AI 创业,这篇分析所带来的信息将非常有价值,值得细读。
原文章:https://highsignalai.substack.com/p/inside-ycs-2025-batches-complete
超 10000 人的「AI 产品市集」社群!不错过每一款有价值的 AI 应用。

-
最新、最值得关注的 AI 新品资讯;
-
不定期赠送热门新品的邀请码、会员码;
-
最精准的AI产品曝光渠道
01
全景分析:B2B 模式占八成,
投资更关注 AI 员工
AI 与非 AI 公司占比情况

近 90%的公司都在进行 AI 相关的开发,这说明,利用 AI 技术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创业的默认选项。
YC 更关注的不是 AI 助手(assistants)类应用,而是那些能够完全取代昂贵工种的 AI 产品,例如法律分析、会计或客户服务。
按商业模式分布(Distribution by Business Model)
数据显示,B2B 模式的初创公司在 Y Combinator 的生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接近九成。因为 B2B 模式提供了清晰的企业级变现路径,这也反映了当前企业级解决方案的趋势,服务企业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

B2B 公司 (共 353 家)
-
Modelence:面向初创公司的一站式 TypeScript 平台(开发者工具,基础设施)
-
Avelis Health:为自保雇主和健康计划提供 AI 医疗索赔审计服务
-
PARES AI:帮助商业地产经纪人寻找并完成更多交易的 AI 平台
-
Pangolin:用于访问私有网络(private networks)的开源安全网关
-
Golpo:可根据文档生成解说视频的 AI 视频生成模型
B2C 公司 (共 36 家)
-
April:无需动手即可管理电子邮件和日历的语音 AI 助手
-
Riff:面向资深制作人和业余爱好者的 AI 音乐编辑器
-
Pingo AI:用于语言学习的 AI 伴侣
-
RealRoots:通过 AI 匹配保证女性建立终身友谊的产品
-
Opennote: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交互式 AI 导师
混合模式公司 (共 16 家)
-
Pond:可与 iMessage 等配合使用的 AI 原生消息应用
-
Vulcan Technologies:为政府法规起草和行业合规提供 AI 服务
-
Wisp AI:面向普通用户、小企业主和员工的行政助理
-
Veritus Agent :用于贷款服务的 AIAgent 平台(服务于贷方和消费者)
-
Pally:服务于消费者和企业市场的 AI 关系管理平台
B2G 公司 (共 1 家)
-
Closure:帮助执法部门侦破案件。
02
AI 编程已过度饱和,
真正的蓝海在 AI+传统行业
2.1 过度饱和的市场

开发者工具与基础设施 (94 家公司, 26.2%)
为何饱和:大量 AI 编程助手、部署工具和基础设施平台涌入。
案例:
-
Embedder:硬件感知的编程 Agent
-
Herdora:利用 CUDA kernels 优化 PyTorch
-
Channel3:面向开发者的产品数据库
-
以及其他 91 家 AI 编程 copilot 和部署平台
YC 建议:不要再做 AI 编程助手了,应该构建能够完全取代年薪 10 万美元以上工程师岗位的 AI 员工,实现完全自动化,而不是仅仅是 AI 辅助。
生产力与工作流 (61 家公司, 17.0%)
为何饱和: 所有人都在开发「AI 助手」和工作流自动化工具。
案例:
-
Dash:用于集成 G-Suite、Slack、Notion 的通用 Agent
-
多款 AI 日历/邮件助手
-
工作流自动化平台
YC 建议:应该构建能将「待办事项」变为「已完成」的 AI 个人员工,实现任务的自动化,而不仅仅是工作流辅助。目标是价值超过 500 亿美元的个人服务市场。
销售与市场营销 (39 家公司, 10.9%)
为何饱和:清晰的 ROI 使得这类公司非常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该领域非常「拥挤」。
案例:
-
多款 CRM AI 助手
-
潜在客户生成与线索挖掘工具
-
AI 销售自动化平台
YC 建议:用与人类没有区别的语音 AI 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销售团队,目标是每年超过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电话通话市场。
2.2 中度竞争市场(差异化定位仍有机会)

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 (23 家公司, 6.4%)
市场验证情况: 需求强劲,但仍有专业化空间。
案例:
-
Avelis Health:医疗索赔审计
-
Parachute:面向医院的 AI 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平台
-
WorkDone Health:面向医疗行业的 AI 合规 copilot
YC 建议优先考虑的创业方向:医疗行政自动化
-
瞄准超过 1 万亿美元的医疗行政支出,其中大部分现在可以由 LLMs 实现自动化。
-
构建能够从 PDF/遗留系统中提取数据并录入其他系统的 AI 员工。
-
用能够端到端处理保险索赔的 AI 系统,取代医疗计费团队。
-
通过 AI 中间件解决医疗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金融科技与金融 (18 家公司, 5.0%)
-
市场验证情况: 受监管行业,存在高价值用例。
-
案例:
-
Approval AI:抵押贷款 copilot
-
Veritus Agent:贷款服务与催收 Agent
-
多款交易和金融分析工具:Scalar Field、Trata、finbar、Axiom、Demeter
-
YC 建议优先考虑的创业方向:全栈式金融 AI
-
直接创办 AI-first 的金融服务公司,而不是向银行销售软件。
-
用 AI 员工取代昂贵的金融分析师(年薪 12 万美元以上)。
-
建立完全由 AI Agent 组成的自动化交易公司。
-
瞄准个人金融服务,如 AI 税务会计师、财务顾问、抵押贷款经纪人。
数据分析 (18 家公司, 5.0%)
-
市场验证情况:是普遍需求,但通用分析领域已接近饱和。
-
案例:
-
Omnara:一个为自主 Agent 打造的人机协同管控平台,允许团队通过统一的仪表盘进行监督和干预
-
DeepAware AI:用于 GPU 数据中心的 AI 驱动自动化系统,配合强化学习(RL)调度器和统一仪表盘
-
CareSwift:用于救护车报告系统的实时 AI 助手,具备错误标记功能
-
dScribe AI:基于3D 视觉技术的自主无人机,用于农业/矿业的大宗库存追踪
-
Parsewise: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商业分析工具,可自动化分析和报告工作流
-
创业机会:某个行业特定的分析、实时运营分析。
2.3 蓝海机遇(潜力巨大)

法律与合规 (3 家公司, 0.8%)
为何未被充分探索: 复杂的监管要求,且客户在采购决策上极其谨慎。
现有玩家:
-
Vulcan Technologies:为政府提供法规起草服务
-
Third Chair:知识产权侵权发现
-
Vesence:「律师界的 Cursor」
巨大的未开发机遇(与 YC 的投资方向一致):
-
创办一家 AI 律师事务所,而不是向现有律所销售软件。
-
建立完全由 AI 员工组成的法律自动化企业。
-
用能够处理合同审查、尽职调查和研究的 AI 系统取代年薪 15 万美元以上的法律分析师。
-
瞄准行动迟缓的传统法律机构,AI 能在这些领域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YC 建议:不要只是卖法律工具,而是创办 AI-first 的法律企业。用不到 10 人的团队取代整个律所部门,实现 1000 万美元的年收入。
电子商务与零售 (4 家公司, 1.1%)
为何未被充分探索: 市场分散,库存/供应链要求复杂。
现有玩家:
-
Channel3:产品数据库
-
Kirana AI:AI 商店经理
-
Reacher:创作者合作关系管理
巨大机遇:
-
AI 商品销售规划
-
动态定价优化
-
供应链自动化
-
客户服务自动化
-
库存预测
人力资源与招聘 (6 家公司, 1.7%)
-
为何未被充分探索:人力资源技术曾被认为是「已解决」的问题,但 AI 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
现有玩家:
-
Contrario:托管式招聘网络
-
Spott:AI 原生的 ATS/CRM 系统
-
Vora AI:AI 招聘专员
-
巨大机遇:
-
基于技能的匹配
-
绩效预测
-
文化契合度评估
-
自动化入职流程
-
员工保留率预测
03
三成公司都在做 AI Agent
在 407 家 YC 公司中,有 139 家(34%)都正在专门构建 AI Agent 产品或服务。

-
垂直行业 Agent (22 家公司):为特定行业构建、具备深厚领域知识的 Agent
-
Channel3: 电子商务产品数据库 Agent
-
Comena: 面向分销商/制造商的订单录入 Agent
-
Rebolt: 用于退款/招聘的餐厅管理 Agent
-
Ovlo: 供应链工作流 Agent
-
Macadamia: 工程项目自动化 Agent
-
基础设施/平台 Agent (18 家公司):用于构建、部署和管理其他 Agent 的工具和平台
-
Blaxel: 为 AI Agent 提供动力的云基础设施
-
Truffle AI: 用于将 Agent 集成到应用中的 APIs
-
AgentHub: Agent 的模拟和评估引擎
-
Omnara: 自主 Agent 的远程监督与干预平台
-
A1Base: 「AI Agent 领域的 Twilio」,通信平台
-
开发者/代码 Agent (12 家公司):能够编写、测试和调试代码的 Agent
-
Embedder: 硬件感知的编程 Agent
-
BootLoop: 首个能在真实硬件上运行固件的 AIAgent
-
nao Labs: 与数据仓库集成的数据团队编程 Agent
-
Jazzberry: 调试工作流编排 Agent
-
StarSling: 编码后的部署和事件管理
-
工作流自动化 Agent (12 家公司):用于业务流程自动化的通用 Agent
-
Dash: 连接 G-Suite、Slack、Notion、Linear 的通用 Agent
-
Capacitive: 面向知识工作者的 AIAgent 平台
-
Den: 「知识工作者领域的 Cursor」——通用 Agent
-
Cactus: 面向个体创业者的行政工作自动化
-
销售与市场营销 Agent (11 家公司):专注于创收活动的 Agent
-
Orange Slice: 寻找有购买意向客户的 Agent
-
throxy: 面向传统行业外联的垂类 Agent
-
Lyra: 用于销售电话的实时 AIAgent
-
Ergo: 跨平台通信监控 Agent
-
FuseAI: 一站式营销获客自动化 Agent
-
医疗健康/医疗 Agent (11 家公司):医疗健康领域的特定工作流和运营 Agent
-
BitBoard: 用于医疗运营的行政工作 Agent
-
Kaelio: 临床、运营和财务数据 Agent
-
Aegis: 用于健康险拒赔申诉的 AI Agent
-
careCycle: 面向 MedicareAgent 机构的语音 AI Agent 团队
-
Paratus Health: 前台和患者入院登记 Agent
3.1 按功能划分的关键 Agent 类型
自主运营 Agent (Autonomous Operations Agents)
-
Chestnut: 实现抵押贷款业务的端到端自动化
-
Convexia: AI 虚拟制药公司,自主完成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及市场销售全流程
-
Rocketable: 专注于企业收购,并在投后采用 AI 全面接管并优化被投企业的运营
语音/通信 Agent (Voice/Communication Agents)
-
Veritus Agent: 用于贷款服务和催收的语音 Agent
-
Certus AI: 餐厅的 AI 电话接线员,自动处理预订、外卖和客户咨询。
-
Trapeze: 专为医疗机构设计的 AI 语音客服,用于分诊、预约及患者沟通。
浏览器/网页自动化 Agent (Browser/Web Automation Agents)
-
Cyberdesk: 可模拟人类操作,实现对传统 Windows 桌面应用的自动化控制
-
Browser Use: 知名的开源浏览器自动化工具(GitHub star 数达 5 万)
-
CopyCat: 基于 Web 的工作流自动化 Agent
实体/机器人 Agent (Physical/Robotics Agents)
-
Zeon Systems: 控制机械臂的实验室自动化 Agent
-
Boost Robotics: 数据中心巡检和维护机器人
-
dScribe AI: 自主无人机库存追踪 Agent
3.2 战略洞察
-
垂直化专业分工是制胜法宝: 垂直行业 Agent(22 家)在所有 Agent 类别中领先,证明了领域专长比通用能力更重要。
-
基础设施层正在兴起: 18 家公司正在构建 Agent 平台/基础设施,表明市场正在成熟,已经不再是仅构建单个 Agent 的阶段。
-
语音 Agent 仍处于早期: 仅有 3 家纯语音 Agent 公司,表明语音交互界面领域存在巨大机会。
-
与物理世界融合: 10 家机器人/实体 Agent 公司表明,AI 正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的自动化。
04
精准定位市场比技术优势更重要
如何在拥挤市场中实现差异化?

4.1 三大制胜定位策略
-
垂直化专业分工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有效性:9.8/10)
-
throxy: 专注于制造业、物流等传统行业,而不是通用行业
-
CareSwift: 专注于救护车机构这一细分场景,而不是整个医疗市场
-
BootLoop: 专注于固件/硬件编程,而不是通用编程赛道
-
工作流专业化 (Workflow Specialization) (有效性:9.2/10)
-
Jazzberry: 专注于调试工作流环节,而端到端的通用开发
-
Orange Slice: 专注于客户购买意图识别,而不是通用销售流程
-
Crimson: 专注于诉讼流程管理,而不是通用法律服务
-
客户群体聚焦 (Customer Segment Focus) (有效性:8.5/10)
-
Cactus: 专注于个体创业者,而不是所有小企业
-
careCycle: 专注于 Medicare Agent 机构,而不是所有医疗机构
-
Wisp AI: 专注于服务「小企业主」,而不是功能冗余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4.2 定位策略

上图数据清晰表明,AI 目前处于市场扩张阶段,而不是技术竞争阶段。市场定位的价值高于技术本身。
价值创造的悖论 (The Value Creation Paradox)
-
创始人感知的价值来源 ≠ 市场的实际价值来源
-
创始人的认知:竞争优势源于技术架构和产品功能。
-
市场现实:真正的价值源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工作流的优化。
-
认知差距:大多数 AI 创始人倾向于解决技术问题,而不是客户的业务问题。
客户购买行为 (Customer Buying Behavior)
-
数据模式表明,AI 客户购买的是问题解决方案,而不是技术本身。
-
大气泡代表:解决客户痛点的策略(如:行业专长、工作流知识)。
-
小气泡代表:侧重技术实现的策略(如:架构、功能)。
资源分配的真相 (Resource Allocation Truth)
-
成功的 AI 公司应优先聘用行业专家,而不是仅仅是 AI 工程师。
-
高成功率的策略更依赖市场专业知识,而不是技术能力。
-
垂直领域的公司能获得更高的定价,同时客户获取成本更低。
-
通用领域的公司则面临同质化竞争和高昂的营销成本。
竞争动态 (Competitive Dynamics)
-
AI 的竞争核心在于市场定位,而不是产品能力。
-
垂直化策略的优势在于,行业知识比技术特性更难复制。
-
技术差异化难以维持,因为核心 AI 能力可以被购买或复制。
-
护城河的现实:在 AI 当前阶段,行业知识的壁垒高于技术知识。
战略要务 (The Strategic Imperative)
-
AI 市场奖励的是以 AI 为工具的领域专家,而不是寻找应用领域的 AI 技术专家。
4.3 好的产品介绍应该是这样的



05
四种突破性的 AI 项目


06
六大创业蓝海方向
六个创业蓝海方向:

基于数据的 YC 成功公式:

现在创业,该怎么做?
-
选择一个你认为自己最有能力解决的现有问题。
-
访谈该行业内 20 位以上的潜在客户。
-
构建一个专注于某个特定流程/工作流的 MVP(最小可行产品)。
-
收集初步的用户增长数据,然后申请 YC。
请记住:相比于技术优先、后找应用场景的公司,YC 更青睐那些问题优先、解决真实痛点的公司。

(文:Founder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