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前天联合了50多家科技巨头发布了A2A协议,我的朋友圈已经被刷屏了!
但问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是’懂得都懂’,实际上谁也说不清楚这玩意到底是啥。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个A2A协议到底是什么黑科技,为什么它会成为AI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所以翻译大白话:定义一大堆Agent通用协议,他们之间可以通过A2A协议互相交流与数据共享以及调用,从而完成更加复杂的事情。
今天在X上看到Maximilian的一个介绍,算是说的很详细了,结合他的文章以及我自己的理解,尽量清晰的解释给大家。
A2A是什么?
Google将A2A定位为一个开放标准,设计目的是让AI代理能够彼此交流,不管它们是谁构建的,在哪里运行,或者使用什么框架。
这个Agent可以是你自己构建的,运行在自己服务器中。也可以是远程第三方的,你公司部署的。

A2A和MCP的关系
“很多朋友会问,A2A和最近大火的MCP协议有什么区别?
超简单理解:A2A像是智能体之间的’社交网络’,而MCP则是单个智能体的’工具箱’。

如果还是不明白,这个例子应该很清晰了。
如果用户想要一个销售分析报告,那么就是下面三个步骤了。
第一步:SalesGPT智能体通过A2A协议发现DataVizPro这个智能体,这个智能体可以做图标的生成。
第二步:通过A2A将销售数据发给DataVizPro,DataVizPro就可以找到对应的mcp协议下的tools开始干活了。
第三步:DataVizPro将任务完成并返回给SalesGPT这个agent

A2A是如何通信的
A2A协议的核心功能包括能力发现、任务管理、协作和用户体验协商,允许”客户端”代理和”远程”代理之间进行通信以完成任务 。
agent之间的传输方式一般有三种:request/response这种请求等待响应的过程;SSE方式;将中间结果或者实时内容持续推送给客户端;推送通知机制,agent完成之后会将数据推送给发起端。
下图就是推送机制:AgentA 和AgentB建立A2A协议,B处理完事情之后就会推送给AgentA。

那么安全性有保障吗?那是当然的。
Agent A通过认证提供者获取会话令牌并附加在请求中,随后Agent B会验证该令牌的有效性,只有验证通过后才会处理来自Agent A的请求。

写在后面的话
所以,未来会怎样?我大胆预测:就像当年的AppStore改变了手机应用生态一样,未来可能会出现AgentStore,里面有各种专业AI智能体。
你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它们,打造你专属的AI助手团队!

如果这个趋势成真,你觉得谁能成为AgentStore的主导者?
(文:大瑜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