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西欧开发的AI宠物机器人Moflin于2024年11月上市,截至2025年3月销量超7000台,超出预期,尤其受30至40岁女性欢迎。其具备400多万种可识别个性特征,能通过互动识别主人、学习喜好,形成独特性格,像真实动物般 “成长”,展现多样情绪与作息,带来 “养成式” 陪伴感,成为用户生活中的贴心伙伴,设计初衷是为面对压力的用户提供情感支持,灵感源于模拟小动物的亲和与可爱。

2、戴盟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

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戴盟机器人)今日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国中资本、联想创投、金鼎资本联合投资。据悉,此轮融资将用于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产品商业化进程,以及拓展市场渠道。戴盟机器人由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王煜博士和其学生段江哗博士于2021年12月联合创立,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真正可商用的多系列通用仿人机器人产品。公司致力于为智能制造、物流及商用服务等场景提供全方位产品和创新性解决方案。

3、天津大学博士团队研发千元级 “机器人眼睛”,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近日,天津环视智能科技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天润嘉诚领投,成都高投跟投。该公司由天津大学博士团队创立,专注机器人全向 3D 视觉感知技术,其研发的直径 10 厘米标准模组,以 4 颗广角摄像头实现 800° 全向视野,消除弱纹理场景盲区,内置硬件 3D 计算引擎,低算力、低功耗且成本降至千元级。产品已应用于无人机、清洁机器人等场景,未来将推进量产及端到端产品升级。
4、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人形机器人要在实践中发展,未来能力将大幅增长

近日,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落地不能坐等最优时机,应 “在做中学” 。他预测未来 3 年机器人能力将有 10 倍增长,5 年达 100 倍。魔法原子旗下 MagicBot 系列机器人已在多个工厂实现多项作业能力,并尝试多机协同作业。吴长征认为,多机协同是突破口,实现落地需 “软硬一体”。在场景方面,公司从工业端渗透,未来或进入家庭,但目前对 C 端家庭市场较谨慎,看好养老和康复类 “准工业化” 家庭场景。

5、智同精密完成C轮融资,加速布局机器人减速器市场

智同精密作为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减速器研发与生产的创新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机器人及其他制造企业提供标准化减速机产品,并支持个性化定制与技术升级。近日,公司顺利完成C轮融资,将进一步推动高精密减速机的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巩固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