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AI办公工具,更像是外挂插件:能帮你写点东西,但不懂格式;能生成内容,却改不好细节。简单来说一句话,中看不中用。
这次,WPS灵犀干了一件更彻底的事:
不是在WPS旁边加个AI按钮,而是让AI“住进”Office系统本身,变成一个真正懂内容结构、能连续协作、听得懂人话的原生办公智能体。它就是,WPS灵犀。
乌鸦君用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写稿不累了,做PPT也不烦了,甚至一边聊天一边指挥AI干活的感觉,还真的有点东西。
/ 01 /
不是挂个AI这么简单,WPS灵犀是真的“长”进去了
有时候,写文档、做PPT、找资料这些事儿,不是你不愿干,是实在太费劲、太碎、太烦。
而WPS灵犀,就是在这些最容易头大的办公场景里,给出了让人舒一口气的解法。
1)AI做PPT,不是一句话生成,而是“边聊边改”
许多AI工具都在宣传“一句话生成PPT”,看似省事,结果是:几十页PPT生成了,却不能改。
举个例子,乌鸦君用把一份演讲稿上传到ChatGPT和国内某个大模型产品,并要求按这个文稿做个PPT,得到的结果如下:
ChatGPT固然能生成PPT,但点击去发现,基本就是“毛坯房”,完全用不了。

▲ChatGPT生成PPT演示
而国内大模型产品交付的是HTML PPT,供用户调整的选择也很有限,只有模版替换、编辑大纲、插入图文表格等选项。这意味着,无论是ChatGPT还是国内相关产品做出的PPT,距离真正能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国内某大模型产品演示
而上述这些产品不同,WPS灵犀的做法是:多轮对话生成PPTX格式的文档,且为你提供了足够的微操空间。
当乌鸦君直接把刚刚那份演讲稿上传进去,并在模板库里选了个科技感十足的样式,点击生成后,大约30秒,一个排版美观、配图贴切的19页PPT就出来了。
不仅出来的快,细节更是打动人:
首先,PPT的所有内容可控极强,不仅可以实时修改模板、配色、动画,还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实现微操,比如实现支持“删除第5页”、“结尾页换成一句金句”等等指令。据了解,WPS AI 采用「原子化操作」技术,能够智能识别修改边界,精准锁定内容范围。
其次,图文高度匹配,每页PPT的插图都和文字紧密相关,AI会根据语境自动选择匹配图片。

这还没完,WPS灵犀还支持生成演讲稿+配音视频。简单来说,它不但帮你做出PPT,还能顺带出一份逐字稿,甚至自动生成配音视频,直接可播。
2)AI写文档,不止是起草,更是“对话式改稿”
除了 PPT,WPS 灵犀在写作上也相当能打。
打开WPS灵犀,我只输入了一句:“给我写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演讲稿。”它几秒钟就生成了一份结构清晰、内容有深度的初稿。
这还不是重点。真正的亮点在于——你可以和它“对话式改稿”。比如,我说:“把节奏控制在30分钟演讲的长度。”它立马调整段落长度,重排结构,还在每个标题后加上了建议的演讲时间。

更绝的是,是它真的懂文档结构:标题样式、段落编号、引用格式,全都没乱。即使是格式严谨的合同、公文,也能“无痕填充”。据乌鸦君了解,目前全行业,只有WPS灵犀能够真正做到“结构感知+无损编辑”。这一点在一些对格式要求较高的领域尤其关键。
3)老文档,变成“能回答问题的知识库”
过去,传统知识管理有三大痛点:文档分散,存储介质多(邮件、本地、群聊等);人脑记忆有限,难以精准回忆文件;跨格式检索困难(如PDF、Excel、图文混排等)。
而WPS灵犀知识库做的,就是把这些散乱、静态的老文档“升级”,变成一个能理解内容、能准确回答、还能溯源验证的AI知识助手。
首先,导入极其简单,文件夹/聊天记录一键转化,无需打标签。

其次,你能随时向知识库提问。比如,直接问“过去三年金山办公财报数据?”,它就能精准提取数据,并标注相关出处。
对客服、销售、HR等日常要“翻文件”的岗位来说,灵犀知识库就像一个永不疲惫、随叫随到的专业助手。
/ 02 /
从工具到搭档,WPS灵犀定义“下一代AI办公”形态
在乌鸦君看来,WPS灵犀这次做的,不只是发布一批新功能,而是在定义“下一代AI办公”的形态。
过去的AI办公产品,大多只关注“生成”能力。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由于办公场景的复杂性,内容生成只是开始,真实的办公需求从来不是一句提示词能完全说清楚的,真正的结果交付是一个“持续表达 + 多轮修改”的过程。
许多AI产品的痛点,恰恰是软件、AI、用户三者割裂:
-
表达难:用户很难一次性说清需求,即便有上下文,也需要多轮修改;
-
交互断裂:许多“AI生成PPT”的产品,导出的PPT更像PDF,样式死板、不可编辑;
-
缺乏联动:用户、AI、软件往往是串联关系,AI不懂软件,软件无法响应AI,用户体验割裂。
而这一次,WPS灵犀 AI 3.0 提出的逻辑是:办公过程本质上是三方协作——人类表达意图、AI理解执行、软件承载产出。
WPS灵犀的核心突破,是试图打通三者,让“人、AI、软件”三角形结构实现真正的高效协作,把AI真正“嵌入”办公流程——它不仅能生成,还能感知格式、连续对话、结构协作。在WPS灵犀看来,一句话生成不等于生产力,能协作、能控场才是刚需。
这不是一次写作工具的升级,而是一种办公范式的转变,从“AI是个工具”到“AI是个搭档”。就像WPS移动端产品负责王应韧告诉乌鸦君的那样,AI带来的不是代替,而是协作;AI也不是阅读的终结,而是理解的开始。在移动端,WPS灵犀正开启一场人与信息的全新对话的新方式。
为什么WPS灵犀能做这件事情?得益于以下四点:
第一,庞大的用户基础。
目前,WPS PC版的日活用户超过1亿,是每天要写合同、做报表、改PPT、找资料的真实职场人。也就是说,WPS拥有国内最大的生产力工具用户群。
第二,更懂用户。
真正的AI办公,不是把AI塞进软件里当个“工具箱”,也不是靠用户不断试错去“调教”AI。WPS灵犀的核心优势,是从一开始就站在用户视角,把AI变成一个能听懂你话、看懂你文档、跟你协作的“搭子”。
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来自,WPS过去37年对用户办公场景的长期服务。对中国用户的办公习惯、行业文档场景、格式标准有着深度积累。
它很清楚,用户的痛点不只是“不会写”,更是“写不快、写不好、写得不符合要求”。比如,格式错一个字就得返工、段落不清晰就没人愿意看、客户一句“PPT太丑了”就得重做一版。
WPS灵犀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些真实场景需求来的:
-
能改格式、保排版,是因为很多人需要交公文、写合同、传PDF;
-
能多轮聊天,不是一问一答就结束,是因为实际办公任务往往说不清、要反复调整;
-
能找资料、还能引用来源,是因为职场人不能“差不多”,得“有出处”。
第三,WPS灵犀的优势是“长在原生软件里”。
它理解你的Ctrl+Z、你的段落结构、你的合同排版规则。比如,在WPS灵犀知识库产品上,基于37年技术沉淀,支持多格式识别,召回准确性优势明显。
这就是“原生”的意义所在——AI不再是外挂,而是融入WPS灵犀的“骨骼和肌肉”。
第四,最最重要的是场景优势。
今天行业内谈得最多的是大模型的参数、推理能力、压缩率,大家都在讨论“AI能做到什么”;但真正能打动用户的,永远不是能力本身,而是谁能把能力落下来,变成人人用得上的服务。
WPS灵犀就是那个“兑现能力”的玩家。
截至2025年3月31日,WPS Office全球月活跃设备数已达6.47亿。这意味着,WPS灵犀一经推出,就能原地嵌入海量用户的真实办公场景——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组织,无论是学生写论文还是财务做年报,都可以“即插即用”,无需另装插件、学习成本几乎为零。
这与很多AI创业公司还在为某一个垂类场景逐步打磨的状态截然不同。WPS灵犀的升级,是一次对中国主流办公流程的系统级重构,一次面向6亿个“真实使用场景”的再定义。
这也让WPS灵犀具备了更强的现实意义:
它不是一个演示用的AI原型,不是一个给极客尝鲜的酷炫功能,而是一个“能干活、上得岗”的AI搭档。它不是代替你工作,而是和你一起协作完成真正复杂的任务——你做判断、定方向,它来执行、统筹、提效。
从写稿、做PPT,到搜文档、答报表,WPS灵犀真正做到了让AI“沉入场景、嵌入流程、融入人心”。未来的办公AI,不只是谁能力强,而是谁用得久、用得多、用得下去。而这,正是WPS灵犀的护城河。
/ 03 /
真正兑现能力的AI玩家
很多AI办公工具看上去很强,但用户用不上——要学Prompt、调参数、下载插件、掌握全新逻辑。最后不是用AI省力,而是“被AI反向PUA”。
而WPS灵犀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AI不是让你改变习惯,而是主动适应你。
你只需要像平时一样输入内容、说想法、提问题,它就能听懂、回应、执行;不管你是改稿、排版、找图、问数据,灵犀都能配合得像个靠谱搭档。
它不追求“炫”,而是务实到细节;不强调“智能”,而是默默帮你把事做完。
从写稿、做PPT,到搜资料、读报表——这些过去最费神的事,现在可以像聊天一样自然地完成。甚至你会突然发现:写稿不再是负担,PPT不再想逃避,工作不再只是“交差”,而是“好像也挺上头”。
这才是AI办公该有的样子:真正把AI用起来,让它成为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用好、用得起、用得爽的生产力工具。
文/林白
PS:如果你对AI大模型领域有独特的看法,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大模型交流群。
(文:乌鸦智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