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商智谱AI 的CEO 张鹏本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长高达四倍。该公司的进展已吸引了 OpenAI 的注意。
智谱的业务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去年收入仅为 4200 万美元。但其强劲的上半年增长反映出今年中国国内 AI 应用正在加速。
这部分归因于深度求索(DeepSeek)1 月份发布的 R1 模型,该模型引发了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使用 AI 的一波兴趣。智谱和其他中国 AI 开发商正试图抓住这一机遇,尽管他们同时也在应对持续的价格战。
在这个市场上,企业客户传统上一直不愿为软件付费。智谱与深度求索等企业正试图通过开发经济实惠的模型和商业 AI 服务来追赶美国 AI 公司。智谱的客户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包括招商局集团、国家管网集团等部分中国大型国有企业。
但该公司今年已加大力度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扩张,这些地区已有华为等中国企业在电信网络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张鹏表示:“AI 浪潮将为所有国家带来巨大机遇,不仅是中国和美国。我们将帮助海外客户构建他们自己的 AI。”
然而,智谱拓展美国市场的能力受到限制,因为美国政府在一月份将其列入贸易黑名单,限制其获取英伟达AI 芯片等美国技术。智谱当时表示强烈反对这一决定。
被列入黑名单并不会阻止智谱向美国客户销售其模型和服务,但会使公司更难吸引美国客户。
张鹏在采访中表示,智谱不再仅仅销售AI 模型,而是越来越专注于销售帮助客户定制并将 AI 整合到业务中的服务。他透露公司目前拥有数万名付费客户。智谱帮助这些企业构建自己的 AI 基础设施。
本周早些时候,智谱发布了GLM-4.5,这是一款特别适合 AI 智能体应用的新型开源大语言模型,向同样提供开源模型的深度求索、阿里巴巴集团和 Meta 发起挑战。智谱表示企业和政府客户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部署这一新模型。
“我们的方法基于一个信念:AI 模型对市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峰值性能,还取决于其实际可部署性和投资回报率,“张鹏表示。
智谱 AI 成立于 2019 年,由北京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的一批杰出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创立。其投资者包括多家国有背景基金、知名风投机构红杉中国和启明创投,以及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据 PitchBook 数据显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融资额已超过 15 亿美元。
6 月下旬,OpenAI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智谱在助力中国政府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走向全球的使命中取得了“显著进展“。OpenAI 表示,智谱属于新一代中国 AI 初创企业阵营,这些企业承载着“构建自主可控、具备全球竞争力并能与美国抗衡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的期望。
采访中,张鹏表示公司业务规划“与幕后支持者身份等背景因素并无深层关联“。张鹏同时质疑 OpenAI 是否刻意将中国竞争对手塑造成对美国技术生态的威胁,以此为自己争取更多支持与资金。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关键战场,美国政府已限制英伟达先进AI 芯片对华出口。而由于被列入贸易黑名单,智谱 AI 无法与英伟达开展任何业务往来。
张鹏表示,智谱AI 目前并不缺乏 AI 研发所需的芯片。“我们早期就与众多国内外芯片及算力供应商展开合作,探索了许多替代方案,“他未详细说明地表示。
参考资料
编译:ChatGPT
(文:Z Potent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