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Code偷偷限流,跟Cursor学坏了?

Claude Code 的付费用户炸锅了!

从周一开始,就连每月支付 200 美元订阅 Max 计划的重度用户都开始频繁撞上使用限制的墙。

更让人抓狂的是,Anthropic 对此没有任何预告或说明

开发者们在 GitHub 的 issue 页面上怨声载道,有用户表示他们的项目已经完全陷入停滞

突如其来的「限流」

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

遭遇限流而极度不爽的开发者damonjanis 以在 GitHub 上发 issue 的形式提了个 BUG:

「Pro 计划上意外的 Opus 使用限制警告」。

他在 issue 中写道:

仅仅工作了几个小时,我就收到「接近 Opus 使用限制…」的提示,这太烦人了。这种情况从几天前开始出现。我订阅的是 200 美元/月的计划。我不想担心成本问题,也不想使用 Sonnet,因为 Opus 更好。你们想收多少钱我都会付,我只想要最好的工具性能,不想考虑成本或使用限制。这种认知负担正在影响我的工作效率。

在issue 的回复中,开发者Jakepawl(@Jakepawl) 也是直接开炮:

他们把限制砍了一半,还把模型变笨了。这样对待 max 计划用户太阴险了

有意思的是,Jakepawl 还爆料称:

内部消息是他们正在使用服务器优先训练 sonnet 4.5,以便与 xAI 的专用编码模型同时发布。xAI 的编码逻辑非常接近 sonnet 4,这让 anthropic 很紧张。xAI 在设计方面很糟糕,但编码能力确实很强。

不过 danielraffel 对这个传言表示怀疑:

这个传言似乎有很多猜测成分。推理 GPU 和服务器通常不用于训练 Sonnet 这样的模型。训练发生在专门的非生产硬件集群上。推理机器通常保留用于部署,而不是优化或预训练。

巧合还是「学习」?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巧合」。

就在前天,Claude Code 产品经理 Boris Cherny 和 Cat Wu 在从Anthropic 跳槽 Cursor 短暂任职仅两周后,就又重返了 Anthropic

这就有点意思了。

我原还想:

是 Anthropic 派他们去 Cursor「考察」如何构建 UI 版 AI IDE?

还是现在被 Cursor 派回 Anthropic 详细研究命令行版本的 AI IDE?

无间道的剧情都不敢这么写。

现在我反应过来了:这两产品经理一直都是 Anthropic 的人——

一回来后 Claude Code 就突然开始限流,而 Cursor 之前也恰好因为悄悄涨价被用户集体声讨。

应该就是上面这两产品经理把 Cursor 的「经验」带回来了!

体验断崖式下跌

TechCrunch 的报道揭示了更多细节。

用户们只会收到「Claude 使用限制已达到」的提示,以及一个重置时间(通常在几小时内)。

但由于没有明确宣布限制变更,许多用户认为他们的订阅被降级了,或者使用量统计出现了错误。

一位用户抱怨道:

你们对使用限制的追踪已经改变,不再准确了。我在 30 分钟内只发了几个请求,不可能就达到 900 条消息的限制。

当 TechCrunch 联系 Anthropic 寻求评论时,公司代表确认了问题存在,但拒绝进一步详细说明:

我们知道一些 Claude Code 用户正在经历较慢的响应时间,我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用户告诉 TechCrunch,自从使用限制生效以来,他的项目进展已经完全停滞

它直接阻止了任何进展的可能。我试过 Gemini 和 Kimi,但目前真的没有其他产品能与 Claude Code 的能力相匹敌。

定价迷雾

问题的部分根源在于 Anthropic 令人困惑的定价系统。该系统设置了分层限制,但从未保证特定级别的访问量。

从没说清什么等级的用户多长时间能用多久。

Claude 最昂贵的 Max 计划每月 200 美元,其承诺的使用限制是 Pro 订阅的 20 倍。

Pro 计划的限制又是免费计划的 5 倍。但 Anthropic 表示免费用户限制「将根据需求而变化」,并且没有设定绝对值。

这导致用户无法规划使用限制,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服务何时会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不open 的OpenAI 在这方面确实做的很好,很是open.

TechCrunch 采访的这位用户透露,200 美元的 Max 计划通常允许他在单日内进行价值超过 1000 美元的 API 调用

因此,他对使用限制变得更加严格并不感到意外——但希望公司能够更清楚地传达这些变化

他说:

就透明一点吧。缺乏沟通只会让人们对他们失去信心。

Reddit 上的集体吐槽

在 Reddit 的 r/ClaudeAI 板块,用户们的反应则是更加激烈。

VibeCoderMcSwaggins(@VibeCoderMcSwaggins) 预言:

是的,我觉得有些不对劲。确实在触及 opus 限制。准备好迎接 400 美元的计划吧

pxldev(@pxldev) 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等等,使用量回来了,但他们对模型进行了量化,现在我们得到的是愚蠢的模型,过去 6 小时出现了太多该死的错误。

Reddit 用户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服务质量似乎与时区有关

sf-keto 建议:

绝对的。避开美国工作时间,尤其是加州工作时间,根据我的经验。

AppealSame4367 分享了他的经验:

我同意。在中欧,我在晚上 8 点到早上 6 点之间完成大部分工作,那时大多数亚洲人还没开始工作,或者美国人已经下班了。

再看X 网友

在推特上相关帖子中,各路人士也是纷纷发表看法。

Faruk Guney(@farguney) 从技术角度分析:

我们遇到所有这些推理问题是因为基于 transformer 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本质。即使对于主要的 AI 公司来说,它们的运行成本也极其昂贵。业界应该认真考虑转向状态空间模型(SSM),如 Mamba。这种转变早就该进行了。

LMT ⚡️(@Limitless_LT) 则认为问题出在商业模式上:

单一付费订阅模式没有意义。轻度用户在补贴重度用户。他们需要计量使用并相应收费。别无他法。

他还补充道:

智能体将使推理的计算和功耗需求增加 10 倍(或更多)。(这就是我刚刚增持英伟达和 AMD 股票的原因)

bunnypixel(@bunnypixel8) 总结了当前的困境:

是的,200 美元 max 使用量不仅被减少了(降到了大约旧的 100 美元计划水平)。它还会经历被削弱的时期。有些日子它就是很蠢,无法正确完成任何事情,或者不听从指令等。claude code 目前是最好的。但这些政策将会反噬他们,让人们寻找替代品。

前车之鉴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 Cursor 的前车之鉴。

就在不久前,Cursor 因为悄悄涨价遭到用户集体退订潮。他们在没有充分通知的情况下调整了定价策略,结果引发了用户的强烈反弹。

现在 Claude Code 走上了类似的道路,这实在让人忧心。

Anthropic 应该明白,在这个风头正猛的时候自捅一刀,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短期利润是次要的,用户才是第一位。

卡不够?

找 AWS 多搞点啊!

要知道,Grok、OpenAI、Gemini 都在虎视眈眈,还有 Cursor、Devin 以及 Devin 刚收购的 Windsurf 合体等一众玩家都在摩拳擦掌。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失去用户信任的代价可能是致命的

希望 Anthropic 能够吸取教训,透明沟通,尊重用户

毕竟,我还有好几个项目等着要干呢啊!




[1]

TechCrunch 报道: https://techcrunch.com/2025/07/17/anthropic-tightens-usage-limits-for-claude-code-without-telling-users/

[2]

GitHub Issue #3590: https://github.com/anthropics/claude-code/issues/3590

[3]

Reddit 讨论: https://www.reddit.com/r/ClaudeAI/comments/1m2tu85/techcrunch_anthropic_tightens_usage_limits_for/



(文:AGI Hunt)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