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然在路上”。
来源|多知
作者|王上
“教育不是要让孩子永远站在C位,而是要鼓励他们勇敢‘上场’。”瑞思教育CEO王励弘在今年6月举办的城市RISE大会北京站如是说道。这句话也体现了瑞思教育理念的转变——从知识传授转向综合能力培养。
作为一家老牌的教育机构,瑞思教育2007年从英语起步,至今成立18周年,已经发展成为业务多元、用户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影响百万家庭的教育品牌。
这几年,瑞思教育经历了多重考验,瑞思教育是如何一步步转型的?这是不为外界所知的。
瑞思教育的掌舵人是王励弘,她是一名理科生,有复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双重教育背景,曾是一名投资人,在贝恩资本13年,于2020年担任瑞思教育董事长兼CEO。

近两年,王励弘带领团队走上了一条关于综合能力教育的探索,重新梳理了品牌主张,定位为“做少儿综合能力培养的领导品牌”,由此构建了“三级火箭”(基础能力-核心能力-未来素养)能力模型,培养孩子六大核心能力,构建孩子未来学习能力,希望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全球化人才。
这条路任重道远,王励弘在接受多知访谈时坦言:“我们还在路上。”
01
变革下重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
在王励弘接手瑞思教育之初就提出“坚守素质教育,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让成长连接社会价值。”而今,这条路线更加清晰。
在AI时代来临之际,瑞思意识到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王励弘指出:“有了AI,原来教育面临的‘不可能三角’——高质量、个性化、大规模低成本——现在有可能实现了。“这一认知促使瑞思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将培养重点转向那些AI难以替代的人类核心能力。
瑞思教育之所以定位为“培养少儿综合能力”,王励弘解释:“我们并不一定是让孩子在C位,或者考试一定是最强的,而是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地‘上场’,鼓励他们不被单一标准所限制。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点的知识。”
由此,瑞思教育新的品牌主张为“爱上上场(Always RISE)”,并构建了“三级火箭”能力加速模型,“一级火箭”学习语言、思维、科学作为基础能力,“二级火箭”是阅读、写作、思考、沟通、合作、问题解决等能力,最顶部“三级火箭”是未来学习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持续创新能力、深度思考能力。
这种理念转变也体现在瑞思重新定义自身角色上。王励弘提出要将瑞思教育构建成“四所学校”,除了是孩子们的学校,还要成为家长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和员工的学校,希望用“教育共同体”合力做好“教育”这件事,与孩子一起成长。
02
如何全面改造“瑞思”?
理念的升级必然引发全方位的革新,瑞思教育基于“三级能力火箭”在课程体系、课程形式及组织方面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这是对瑞思的全面改造。
这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由英语到拓展到更多样化的科目。这也是由“培养少儿综合能力”的定位所决定的。
当下,瑞思教育旗下品牌有瑞思少儿中心、瑞思玛特、阅读大冒险、派派趣思维、乐与动、瑞思研学、少年商学院;包含了语言、思维、科学、体适能等方面。

英语依然是瑞思原生DNA,在教学方面,瑞思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瑞思教育教学交付负责人张美杰介绍:“我们不是教授给孩子,我们不是teach,我们要让学习自然发生。”在实践中,低龄段孩子通过戏剧展演、职业体验等活动运用语言,比如有孩子用快递盒制作航天设备,演绎“宇航员梦想”;高龄段则通过项目式学习,比如设计商业计划、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思维方面,瑞思教育的“派派趣思维”是采用AI自适应技术,以趣味交互场景为主,让孩子沉浸式完成主动式学习。王励弘以扑克游戏为例说明:“计算牌面概率时,孩子们实际上是在学习数学思维,这种能力远比会解几道题重要得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逻辑思维,更激发了孩子们对数学的持久兴趣。”
瑞思还推出了“少年商学院”项目,重点培养“五商”——情商、智商、财商、逆商、德商。王励弘特别强调:“财商不是处理钱的能力,而是处理资源的能力。”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孩子们通过管理虚拟项目、制定商业计划等实践活动,培养综合决策能力。
王励弘说:“新项目均是从0到1重新打磨的过程,现在派派趣思维、阅读大冒险势头不错,有的新项目也没有完全跑出来,但是我们会坚定地做下去。”
第二,覆盖线上和线下,产品更多元。
瑞思教育的产品有的是以线下为主的,如瑞思少儿中心、瑞思玛特等,有的则是以线上为主的,比如派派趣思维、阅读大冒险等。
在王励弘看来,线上教育适合传授确定性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如记忆型内容、概念认知等),这类学习具有明确答案,可以通过碎片化方式高效完成;而线下教育则更适合培养复杂社交能力、团队协作、应对不确定性等软技能,这些需要在真实互动场景中通过实践来获得。
“教育不可能是纯线上或纯线下的,而是要有机且有效地融合,比如基础认知类内容可以更多通过线上完成,线下时间进行更有价值的深度互动和实践。这方面我们依然在探索之中。”王励弘告诉多知。
第三,组织变革,引进人才,鼓励教学活动、内容生产与AI共创。
在组织架构上,随着业务多元化,引进了更多的人才,比如技术人才、品牌人才等,瑞思教育首席产品官穆彦文等人都是近两年引进的科技互联网人才。
在拥抱新技术方面,瑞思教育鼓励教学活动、内容生产与AI共创。此外,在教师备课方面,瑞思教育的AI备课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改正弱点、自我提升、提高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王励弘也强调拥抱技术,但是,对于面向学生的AI产品,瑞思教育是比较审慎的态度。
在ChatGPT火爆的2023年,王励弘想“我们要拥抱AI,但做什么?做大模型吗?”她就此咨询了很多AI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其中一个人说,“不应该做大模型,而是要做应用,但现在大模型就是一辆摇摇晃晃的自行车,如果你在上面搭载了应用,很快就跑歪了,至少要等到大模型成为火车或飞机。”
到现在,王励弘认为大模型至少已经成为火车了,目前,她带领瑞思教育在AI当面的探索主要聚焦于几个关键场景:首先是教师赋能,开发AI备课系统帮助教师提升效率;其次是学习支持,如AI口语陪练、作文批改等工具,但始终要坚持“AI不替代思考”的原则;最后是数据驱动,通过采集学习过程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
组织成长方面,2023年瑞思教育推出综合性数智化学习平台“思享泉学习平台”,涵盖教师教质、营销管理、市场拓展、职能管理等优质内容,包括企业培训、知识管理、文书传播、企业提效、行业交流五大核心场景,还设置了短视频运营、圈子运营、活动挑战等多种功能,试图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通过赋能与培养,实现员工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系列的变革,让瑞思教育焕然一新。王励弘并不满足于此,她说:“一个是我展望中的‘瑞思’,一个是落到一线后的‘瑞思’,可能还有差距,还没有渗透到毛细血管中。”
03
综合能力养教育行业将两级分化?
在AI技术的推进下,综合能力培养教育可能会出现新的局面。
瑞思教育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少儿综合能力教育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非学科类教育市场规模约6463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万亿规模。
在王励弘看来,未来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机构可能会走向两级分化:“一边是AI赋能的小型公司,他们将继续发展与创新,一边是资源雄厚的头部公司,他们靠着业务、技术、运营将做出更优质的产品;而中间层的既缺资金,又没有强教研能力,还对技术不敏感,可能会面临挑战。”
在这种态势下,“瑞思教育希望理念和技术的升级,能让组织的细胞都重新再造一遍。我们希望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引领者,而不是单纯追求规模扩张。核心是希望为孩子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多的阳光。”王励弘说。
从最初的英语培训机构,到如今的综合能力培养教育公司,18年的发展历程,瑞思教育既经历了高歌猛进的激情岁月,也度过了艰难转型的考验时期。王励弘打了一个比方:“瑞思教育就像一个少年要承受中年的沧桑,就这样迎来了18岁。”
对于从投资人到CEO身份的转变,王励弘说:“记不起来有哪些困难和挑战,只是不断做决策做选择的过程。”
“如果说最大的感受那就是,ChatGPT出现后世界变化太快了。好在,瑞思教育现在是快速奔跑的状态。”王励弘补充道。
END
(文: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