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玩具创业一茬接一茬,但据我们收到的市场反馈,销售侧有些不太乐观。
“目前在售的 AI 毛绒玩具,电商退货率在30%-40% 左右。”多位AI玩具行业相关人士对《智能涌现》坦言,这类玩具产品大多在三四百元价位,同时产品销售比较依赖平台投流,ROI(投资回报率)不高。
目前只有极少数AI玩具厂商将产品铺设到了线下门店,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从线上渠道购买AI玩具。他们当中,又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在体验过新奇后选择了退货。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聊天AI味儿重、响应延迟、产品交互复杂、联网困难问题比较突出,这与想象中“有情感、有性格、有记忆的玩伴”,仍然有距离。
一位资深硬件投资人告诉《智能涌现》,AI玩具创业要找PMF(产品市场匹配度)的难度其实不小,这一点被不少玩家低估了。
“目前AI玩具创业企业大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依靠融资来维持经营。电商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对于一些项目可能是灭顶之灾,尤其是没想清楚就冲进来的公司。”该投资人警示道。
退货率高达40%,AI玩具做好不容易
目前市面上主流形态的AI玩具构造非常简单,主要构成是一个毛绒玩具加一个语音对话盒子。如跃然创新推出的BubblePal,亿家亿伴推出的爱小伴AI iPal,奥飞娱乐推出的AI喜羊羊等。
这些语音盒子通常集成了麦克风、扬声器、联网模块和主控芯片,通过连接云端的大语言模型来和人互动。盒子有的在毛绒玩具内部,有的单独放置在外部,但最终呈现出的构造都高度相似。
以涂鸦智能、乐鑫科技、广和通等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商则提供了傻瓜式的解决方案,让开发门槛大大降低,品牌可以迅速完成产品原型的开发和上市。

△奥飞娱乐推出的AI喜羊羊 (图源:玩点无限官方微博)
因为构造和生产简单,AI玩具成为率先落地的AI硬件之一,也成为一门格外拥挤的生意。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40%的AI玩具退货率已经给不少玩家泼了一盆冷水。
“电商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其实也是一个放大器,它让消费者敢于尝试新品类或高价商品,对于新产品的推广是利好。但同时对于产品体验不过关的厂商,是更大的伤害。”上述投资人对《智能涌现》评价道。
从目前市场上的主流AI玩具来看,它们普遍遭遇了消费者的一些负面反馈,有着不少待改进的问题。
举例来说,目前大多数的AI玩具出于成本考虑,都仅支持2.4G频段的WLAN网络,这导致很多消费者吐槽AI玩具连不上家里的5G WiFi网络。
有些AI玩具设计成需要按压一下才能唤醒对话,这非常考验儿童的“精细操作能力”,有些低龄儿童无法独立操作。
AI对话是AI玩具最核心的功能和卖点。但目前部分AI玩具对话存在响应延迟、AI味儿重、环境噪音干扰导致识别率低等问题,一些用户反馈孩子很难有耐心听完AI玩具说话,更不用提传授知识和提供情绪价值等更高层级的要求。
一位玩具从业者将对玩具的AI对话能力的诉求总结为 “听得清、听得懂、反应快、耗电少” 四个方面,但在实际考察中,他发现能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AI玩具品牌不多。
珞博智能创始人孙兆治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看到有大量的创业公司快速地攒一个产品就开始卖,他预测到明年这个时间,90%的AI陪伴硬件产品会死掉。
从最早一批玩家发布产品开始,AI玩具发展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但市面上至今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
孙兆治认为,AI大模型足够“聪明”,能够支撑AI玩具产品是从ChatGPT 4(发布于2023年3月)开始的,底层技术成熟的的时间并不算早。再加上硬件本身都需要一定的开发周期,所以真正好的AI玩具产品可能今年才会出现。
AI玩具退货率高和售价也有直接关系。上述从业者表示,售价300-400元的AI玩具产品成本普遍在100元内,毛利率较高,所以消费者的预期也就更高。
相反,售价不足百元的白牌产品退货率相对低一些。“不少AI毛绒玩具目前的体验,可能还撑不起300到400多元的售价。”
AI语音交互之外,寻找新卖点
由于已开售产品体验一般、高退货率等问题,目前AI玩具赛道在一级市场上也不乏看空的声音。
多位硬件投资人告诉《智能涌现》,大家都感觉到这个赛道的大方向是对的,但产品形态一直没找到一个最优解。
在产品定义环节,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短时间很难解决——目前AI语言大模型的语音LLM交互能力与儿童的需求并不十分匹配。这也是投资人在投资AI玩具项目时一大顾忌。
“现有的大模型能力下,AI玩具产品很难吸引儿童和AI持续对话。由于儿童的表达普遍存在一定的语法问题,与AI大模型的交流前言不搭后语,儿童容易失去兴趣。”一位投资人解释道。
同样的情况也已经发生在AI陪伴软件赛道,据Questmobile监测数据显示,包括星野、筑梦岛在内,大部分AI陪伴软件产品的月活和使用时长在2024年末已普遍进入下滑通道。
此外,单纯的AI语音对话对儿童的吸引力也相对有限。上述投资人指出:“儿童喜欢的交互方式是多样的,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其实并不愿意以说话的方式交互,更愿意看屏幕,或动手做其他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AI玩具创企的终极目标,其实并不限于卖硬件产品,而是要打造专属于个人的AI智能体。这需要用户不断与AI交互以反哺模型能力的进化。
如果用户留存率差、活跃度低,则打造AI智能体的终极目标也难以实现,将会影响到AI玩具项目未来的想象空间。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认识到了市面上AI玩具的不足,在不断调整产品形态。
一位AI玩具厂商告诉《智能涌现》,它们的下一代新玩具不再将语音盒子外置,而是放到了玩具内部,同时可以低功耗实现直接远程交互,还计划部署专门的服务器取代原先调用API的方式,以加快AI对话响应速度。

△珞博智能推出的Fuzozo (图源:珞博智能官方微信号)
后入场的创业者们正在尝试新的功能、形态和定位,并推出了差异化的AI玩具产品。
例如珞博智能推出的首款产品芙崽Fuzozo是一个毛球形状的AI玩具,具备多模态交互和性格演化能力,同时也是一款毛绒挂件,有社交和展示的属性。
萌友智能的Ropet则直接放弃了AI对话功能,只保留了像小动物一样的叫声,同时增加了摄像头、触觉、温度等多种传感器,可以在感知到用户行为后做出更丰富的反馈形式。
这些差异化的新卖点包括但不限于多模态交互能力、专属IP、养成系玩法等,总体并不刻意追求技术上的突破,而是遵循消费品逻辑,强调品牌方对于设计和对产品的理解。
新的AI玩具面向的消费群体也不再局限于儿童,芙崽Fuzozo的目标客群是青少年和成年用户,而Ropet的目标用户则是25到40岁的女性。
上述硬件投资人表示:“情绪价值是AI玩具很重要的想象空间,加了多模态能力、养成系功能等特性后,产品的黏性和活跃度会有所提升,但并不是有了新元素就可以打动消费者。关键是要把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找到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第二批AI玩具会被“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伤害吗?目前第二批新产品已经在陆续开售中,等真正发货后,相信消费者很快会给出答案。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文:智能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