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颤颤巍巍”跑完北京马拉松,冠军身价抵轿车,季军仅 3.9 万:20 家企业发展实录

作者|冬梅、卫华

这个周末,人形机器人和他们背后的工程师们进行了一场身体和心灵的马拉松。

20 个人形机器人与数千名运动员一起参加了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比赛,这是机器首次与人类一起在 21 公里的赛道上同场竞技。

在这场长达近三个小时的比赛中,最终,在机器人组别,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 Ultra”以 2 小时 40 分 42 秒的成绩夺冠,用时是人类组别的男子组冠军成绩 1 小时 02 分 36 秒的约 2.5 倍。

本次参赛的机器人来源广泛,既有来自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业团队,也有清华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高校的研发队伍,还包括来自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竞争对手。

从赛事结果来看,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科技的天工 Ultra 以 2 小时 40 分钟的成绩率先完赛获得桂冠,松延动力 N2 小顽童队获得亚军,来自上海的行者二号机器人赛队获得季军。

据悉,冠军天工机器人即将量产,未来售价差不多是一辆轿车的价格,而季军价格仅为 3.9 万。

赛场上,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展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其中,身高 180 厘米的“天工 Ultra”凭借魁梧体型和大步幅展现出独特气势。

有的机器人刚离开起跑线没几步就摔倒,躺在地上需要操作人员帮扶才能站起来。

图片来源:路透社

有的机器人跑着跑着头掉了,但仍然站起来继续比赛。

图片来源:路透社

另外,一只身高仅 75cm 的机器人以全赛场最矮的身高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为适应比赛需求,机器人们各显神通:

有的配备了专业跑步鞋以减震,有的采用开放式设计(”坦胸露背”)增强散热,还有的戴上”防晒帽”以应对长跑过程中的高温挑战。

图片来源:法新社

此次马拉松,各家的人形机器人被拉出来当众炫技,让人形机器人的受关注程度达到了顶峰。

但外界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秉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外界对于人形机器人的两种观点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舞台完成高难度空翻,众擎机器人在深圳街头“悠闲散步”,稚晖君的创业项目再度引发热议——2025 年,国产人形机器人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闯入大众视野。

然而,这条被视为“未来科技”的赛道,落地初期竟意外抢占了艺术表演者的生意。万元日租、十天回本、档期排至 5 月……一场关于技术颠覆与商业落地的狂飙正在上演。

“以前商演请舞蹈团队,现在客户点名要机器人。”一位北京活动策划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 3 月,某品牌发布会原定的传统舞狮表演被临时替换为机器人方阵,原因很简单:“机器人更吸睛,还能配合品牌科技感。”

这种需求催生了火爆的机器人租赁市场。闲鱼平台上,宇树 G1 等热门机型日租标价高达 1.5 万元,仍需提前数月预约。一位杭州租赁商算了一笔账:“一台机器人采购价约 20 万元,租 10 天就能回本,现在档期排到 5 月,根本不愁单子。”

据统计,2024 年 Q1 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超百亿元,资本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热情可见一斑。

但人形机器人发展欣欣向荣的背后,也有声音认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不清晰”,资本“正批量退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

两种观点引发了圈内多位大佬的争论。

不久前备受关注的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公开发表了“撤退”言论,称“正批量退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商业化不清晰”是做出该决策的最大原因。此话一出便迅速引爆舆论,并有不少人形机器人创企代表和创投圈人士积极“回击”了这一说法。

众擎机器人 CEO 赵同阳隔空回应道,“AI 和机器人都不是能让他快速赚钱的项目,人形机器人在五年之内几乎无处不在,是人类学会制作工具以来最刺激的一次工业革命。”曾多次和朱啸虎隔空“对话”的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也在第一时间称,“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十分正常。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据了解,经纬创投在 2022 年就领投了宇树科技的 B 轮系列融资。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入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可分为三类:以宇树、FigureAI、优必选、智元、为代表的创企;以小米、谷歌、英伟达、等为代表的大厂;特斯拉、小鹏、比亚迪、广汽等车企。今年国内“跑”得势头最凶的,便是其中这些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

本文梳理了此次机器人马拉松赛背后的机器人团队以及其他未参与此次马拉松,但同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以期从公司背景、应用场景、商业化进展等维度,解码这场“人形机器人”浪潮中的中国力量。

特别声明:排名不分先后顺序。以上企业和团队信息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如有任何疏漏或需要补充之处,欢迎随时指正。

图片来源:科创板日报

钛虎机器人

公司介绍:https://www.ti5robot.com/

钛虎机器人科技(上海)成立于 2020 年 8 月,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提供机器人高端硬件与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专注于机器人硬件的定制服务、研发生产,致力于打造适配广泛的高性能行业标准品,降低客户开发和使用机器人的门槛,重构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产业链格局。

基于自研轻量化模组开发出高性能、超轻量化的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外骨骼等产品,引领供应链走向轻量化、小型化和简便易用的方向,重构机器人产业链。以超强、超轻、模块化的产品力,契合机器人时代的核心需求,实现机器人系统的快速落地,加速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创始人背景:

易港‌联合创始人‌,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作为“95 后”新生代创业者,曾带领团队在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出人形机器人“瑶光”,引发行业关注。李永超‌,联合创始人兼 CEO‌,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在公司 2024 年乔迁仪式中作为代表致辞,并主导了第二代“瑶光”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当家产品:瑶光、墨翟

T170A 人形机器人整体身高 1.7 米,采用钛虎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关节模组搭建,整体自重仅 48 公斤,却能实现单手负载 5 公斤。其全身共设有 44 个自由度,通过英伟达 Jetson AGX Orin 64GB 高性能控制器的加持,实现了高度灵活的操作与精准的感知。此外,机器人还配备了先进的激光雷达和双目相机系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环境感知与避障能力。

主要融资情况:

2024 年 7 月,钛虎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方富创投和梅花创投跟投。

2024 年 12 月 2 日,钛虎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公司连续完成 Pre-A+ 和 Pre-A++ 两轮融资,Pre-A 系列合计融资金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松延动力

公司介绍:

成立于 2023 年 9 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和仿生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能够完成奔跑、跳跃、单腿跳、空翻等高动态性能的动作;仿生人形机器人能够做出不同表情,能够自然地与人进行交互。产品已在科研教育、展览展示、文旅导览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逐步拓展至养老陪伴、工业巡检、城市安防等场景。

公司现有员工 50 余人,研发团队占比 85% 以上,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校。

创始人背景:

创始人姜哲源,担任董事长及 CTO,其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首席科学家胡晨旭,专注于多模态 AI 领域研究,在多模态交互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当家产品:NOETIX

「松延动力」核心技术在于其多自由度硬件本体技术、深度强化学习以及多模态交互大模型。其自研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算法等,为人形机器人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松延动力」还聚焦于提升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和感知计算能力,通过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直腿、拟人行走、取快递、倒垃圾等。

公司基于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跨“双足行走”、“仿生交互”、“上肢操作”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全方位产品矩阵。目前核心产品主要有具有超强运动性能的运动员 N 系列,具备较强上肢操作能力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以及用于娱乐导览、服务陪伴的交互机器人仿生人 Hobbs。

主要融资情况:

2025 年 3 月,松延动力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 A 轮及 A+ 轮融资。A+ 轮由彬复领投,华强资本跟投;A 轮投资方包括神骐资本、北京未来科学城基金、天启资本、泽然资本、教育科技集团战略方等机构。截至目前,「松延动力」已完成五轮融资,并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进一步推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卓益得机器人

公司介绍:https://droidup.com/

卓益得机器人成立于 2021 年 5 月,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为业界提供高机敏、高效率、高智能、低成本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的企业。

创始人背景:

李清都,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当家产品:行者二号

X02-lite,是卓益得面向科研教育、交互服务和家庭康养等场景,研制的安全实用人形机器人。作为全球首款肌腱驱动双足机器人,1.6 米的身高和仅 28 公斤的重量,使其具备了 6 小时超长行走续航,以及家庭服务级别的安全性和适应性。而独创的肌腱驱动技术,可以使他承受自身 3 到 4 倍的负重要求。

主要融资情况:

2024 年 10 月,完成 1 亿元 A 轮融资。据悉,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动其小贝系列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及市场拓展。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智瞰深鉴

公司介绍:

智瞰深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年 7 月 26 日,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首钢园,集研发、生产、销售、实施于一体的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是拥有 AI/I0T/XR 核心软件全栈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快速转化能力的技术创新公司。

创始人背景:

赵彬,不仅担任智瞰深鉴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还担任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 AI 事业部首席科学。

当家产品:

幻幻,是智瞰深鉴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女性机器人,身高 170cm,体重 55kg。

乐聚机器人

公司介绍:https://www.lejurobot.com/zh

乐聚机器人是一家专注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自 2016 年成立以来,已获腾讯、深创投、洪泰基金等战略投资,入选 2019 年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融资中国 2019 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案例 TOP10。

目前,乐聚已陆续推出多款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衍生品,持续专注于机器人在科研教育、智慧医疗、重型运载、智能家居、工业制造等多元场景下的落地应用。与华为云、海尔、中国移动、江苏亨通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其中,Aelos 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代表亮相平昌冬奥会“北京 8 分钟”。

创始人背景:

冷晓琨,乐聚董事长兼 CTO,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2017 年入选 2017 福布斯中国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榜名单;常琳,乐聚公司 CEO,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曾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中美青年高峰论坛,并受到美国前总统卡特接见;安子威,乐聚公司 COO,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专业。

当家产品:

主要融资情况:

2016 年 7 月,乐聚机器人获得来自松禾资本的 1000 万元天使投资。

2016 年底,乐聚公司获得了深创投集团数千万 pre-A 轮投资。

2017 年 8 月,乐聚机器人获腾讯 5000 万战略投资。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轩辕智能

公司介绍:

轩辕智能成立于 2021 年 4 月,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技术团队自主开发了国内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专属操作系统——哈工轩辕,并掌握了决定机器人性能的智能 – 实时统一架构内核管理技术、分布式实时软总线技术、智能 API、实时 API、智能驱动单元等一系列智能机器人领域核心的自主技术和国际发明专利知识产权。

主要融资情况:

2023 年 1 月,轩辕智能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火眼资本领投,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战略跟投。

星动纪元

公司介绍:https://www.robotera.com/

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8 月,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也是唯一一家清华大学占股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公司打造了原生机器人大模型和为 AI 定义的全新硬件平台,从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大小脑等“软”技术,到机器人本体、关节、电机、驱动器等关键组件的“硬”科技已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

创始人背景:

创始人陈建宇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工作于姚期智院士团队。

当家产品:星动 STAR1

星动 STAR1 是星动纪元首款产品级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共有 55 个自由度。最高关节扭矩达 400Nm,最高转速达 25rad/s。这使得星动 STAR1 具备了业界先进的动态性能,室外真实场景奔跑速度达 3.6m/s,配合腰部 3 个自由度能轻松完成自然步态下的稳定行走、奔跑、跳跃等复杂运动。

星动纪元的人形机器人登上了长城,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里程碑事件。除了爬长城,身高 171 厘米、体重 63 千克的星动 STAR1,还能拎起 160 千克的重物,完成拧瓶盖、接球、抚摸宠物等精细化动作。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介绍,以伸手拿起面前的水瓶为例,传统技术模式下,机器人需要通过观看水瓶、判断自己与水瓶的距离、确认手要移动到什么位置、移动手部等几个步骤才能完成任务。而具备通用智能的星动 STAR1 可以如同人类的条件反射一般,在一个神经网络的驱动下迅速而精准地完成这项动作,不再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任务分解。

主要融资情况:

2024 年 1 月 10 日,据媒体报道,星动纪元获得超亿元天使轮融资,由联想创投领投,金鼎资本、清控天诚跟投,老股东世纪金源追投,华兴资本担任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2024 年 10 月 16 日,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 3 亿元 Pre-A 轮融资。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加速进化(BoosterRobotics)

公司介绍:https://www.boosterobotics.com/zh/

加速进化成立于 2023 年,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早期战略面向科研教育场景,基于团队在机器人、软件、芯片和商业化等全方位经验,打造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软硬件平台,加速具身智能的落地。

创始人背景:

程昊,2006 年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习。2013 年硕士毕业后,他的创业之路首先在智能助理领域开启,研发的产品很快被互联网大厂收购。2023 年 9 月,程昊牵头成立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赵国明任首席科学家,团队核心成员都出身于清华自动化系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及火神足球队。

当家产品:Booster T1

2024 年 8 月,Booster T1 机器人亮相 WRC2024。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高端人形机器人,Booster T1 在核心算法、硬件设计等方面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确保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它具备多重安全防护机制,包括物理防撞、紧急制动系统等,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保证每一次互动都安心无忧。

加速进化的机器人 Booster T1 身高 1.2m,体重约 30kg,轻巧灵活、皮实耐摔,不仅会做俯卧撑和叶问蹲,还能进行踢足球等精彩表演。

主要融资情况:

2024 年 9 月加速进化完成亿元 Pre-A 系列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彼岸时代、民银国际、中关村科学城及 iCANX 基金共同出资,老股东英诺天使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通用本体打造、提升软件开发能力。

价格区间:19.9 万元起

银河通用

公司介绍:https://www.galbot.com/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GALBOT)成立于 2023 年 5 月,是一家专注于具身多模态大模型通用机器人研发的创新企业。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智能机器人产品,服务于人类社会。我们团队成员已发表 100 余篇国际前沿学术论文,具备世界领先的具身智能研发能力,拥有千万级销量的智能硬件产品的量产经验。

公司设有北京、深圳和苏州三地研发中心,与北大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分别成立了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现有算法、软件、硬件研发团队 80+ 人,团队正在迅速地发展壮大。

创始人背景:

王鹤是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TO。    王鹤 2014 年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于 2021 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北京大学,开展具身智能领域的研究。2023 年 5 月,王鹤与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王田苗教授、曾就职于 ABB 集团上海机器人研发中心的姚腾洲联手,在北京共同创立银河通用。

当家产品:GALBOT G1

与双足行走的人形机器人不同,银河通用研制的“盖博特”(Galbot)选择了另一种形态——轮式、双臂、身体可折叠。身高 1.73 米的 Galbot 本事不小。它能够实现 360 度的转向,即便在拥挤的货仓里,也能轻松地原地转身。当它需要抓取地上的东西时,折叠设计使得 Galbot 能以“蹲姿”稳定抓取低处的物体,而当需要够到高处的东西,它又可以站立伸展后摸高 2.4 米,拥有比人类更大的操作半径。

取药、挂衣服、开瓶盖……银河通用产品总监朱辉说,在海量的仿真合成数据驱动下,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逐渐拥有了具备推理能力的“大脑”、负责精准执行的“小脑”,以及日渐灵巧的“手”,能独立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

例如,在工业物流搬运场景中,Galbot 能在无需任何二维码定位的情况下,流畅地完成料箱识别、抓取、移动、放置工作,目前已在奔驰、极氪等多个车厂落地验证;在商业无人值守场景中,它可以自主规划取送路径,通过大模型生成运动轨迹并精准抓取不同类别、不同位置的物品,明年有望将在无人值守药店中“上岗”应用。此外,公司还在积极探索康养医疗、科研教育、家庭等场景应用。

融资情况:

2023 年 6 月,完成了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经纬创投和蓝驰创投。

2023 年 11 月,银河通用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 + 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人和多家投资机构,由美团战略领投,北大燕缘创投、清华 SEEFund、IDG 资本跟投,资金将用于其多模态通用机器人商业场景产品化推进。     此次美团入股前,银河机器人已完成由蓝驰创投、源码资本、经纬创投、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参与的天使轮融资。

2024 年 6 月,公司宣布完成 7 亿元天使轮融资。

2024 年 7 月,公司宣布完成 Pre-A 轮融资。

2024 年 11 月,公司宣布完成 5 亿元战略轮融资。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优必选

公司介绍:https://www.ubtrobot.com/cn/

优必选科技成立于 2012 年 3 月,公司布局了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涵盖了多个行业的企业级和消费级广泛应用场景。2023 年 12 月 29 日,优必选(股票代码:9880.HK)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优必选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Walker 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截至 2024 年 6 月底,优必选全栈式技术拥有 2450 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其中逾 450 项为海外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近 60%,优必选与多家车企深度合作,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 系列也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

创始人背景:

优必选的创始人是‌周剑‌,他目前担任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出生于上海,身高 176 cm,民族为汉族,国籍为中国。

周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并在大学期间获得了首届德国迈克威力最高奖学金,该奖学金由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颁发。他的职业生涯始于 1999 年,曾担任德国上市企业迈克威力机械集团中国大区经理,随后在 2003 年创建了威盟国际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当家产品:Walker S1 (即将发布““天工行者”)

通过融合训练面向通用任务的多模态规划大模型,利用仿真场景与真实数据构建具身智能数据,Walker S1 具备高级意图理解和细粒度任务规划能力。此外,通过设计语义感知信息与传统 VSLAM 紧耦合方法,实现由粗到精的二阶段语义导航,提升了 Walker S1 对空间的理解能力, 满足工业场景泛化需求。

Walker S1 已进入汽车工厂实训,与 L4 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协同作业,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等协同作业的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融资情况:

早期获得比亚迪原创始人夏佐全天使投资之后,2015 年初,优必选获 2000 万美元启明创投 A+ 轮融资,估值达 2 亿美元。2015 年底,科大讯飞战略入股了优必选。

2016 年:完成 B2 轮融资,融资金额 2.6 亿元人民币。

2018 年:完成 C 轮融资,融资金额 6500 万元人民币。

2020 年:完成 D1 轮融资,融资金额 2.41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1 亿元),主要投资方包括腾讯、汇智同泰、民生证券等;D2 轮融资,融资金额 11.2 亿元人民币;D3 轮融资,融资金额 1.8 亿元人民币。

2021 年:完成 D4 轮融资,融资金额 1 亿元人民币。

2022 年,融资金额 2.5 亿元、1 亿元、1 亿元等多笔,投资方包括杭州湖山股权投资、厦门金圆投资集团、厦门思明区产业投资等;D5 轮融资,融资金额 2 亿元人民币;D6 轮融资:融资金额 5 亿元、2 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九江优选智慧产业投资、柳州市政府引导基金等。

2023 年:完成 D7 轮融资,融资金额 1.6133 亿元人民币。基石投资金额 8.2 亿元人民币。

2023 年年底,IPO 上市,募资总额 5.4485 亿港元(约 5 亿元人民币)。

2024 年首次配售,募资 10.42 亿港元。

2024 年 10 月,第二次配售,募资 1.31 亿港元。

2024 年 11 月,第三次配售,募资 5.87 亿港元(净募资 5.52 亿港元,11 月 20 日)。

价格区间:20~50 万元之间

速腾聚创

公司介绍:https://www.robosense.cn/about

RoboSense 速腾聚创(2498.HK)是一家以 AI 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

RoboSense 速腾聚创成立于 2014 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现有超 1500 名员工,在全球设有多个办公室,包括中国上海、苏州、香港、德国斯图加特,以及美国底特律、硅谷等地区。

RoboSense 速腾聚创是激光雷达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的企业,目前已向全球超 2800 家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客户、超 310 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在具身智能领域,RoboSense 速腾聚创聚焦机器人视觉、灵巧手等增量零部件开发,推出基于手眼协同的机器人上半身操作解决方案以及下半身移动解决方案,以“硬件开放,基础模型开源”的策略打造开发者社区,加速各行各业的机器人产品商用落地。

创始人背景:

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为邱纯鑫,他现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邱博士为控制科学方向博士,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专家,曾在 JFR(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等国际顶级机器人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完成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机器人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

当家产品:RoboSense

RoboSense 这款机器人不仅融合了视觉、触觉和关节技术,更搭载了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例如近期推出具有 20 自由度的第二代灵巧手,可结合各类传感器的感知信息与手部动作进行闭环控制,大大提升了第二代灵巧手的通用性和任务复杂度。其同时打造了一台人形机器人整机作为机器人通用零部件开发平台,并从整机开发过程中沉淀了适合 RoboSense 速腾聚创开发的机器人视觉、触觉和关节三类增量零部件。

在机器人视觉方面,RoboSense 速腾聚创推出了全新品类:Active Camera 解决方案。Active Camera 是一个包含传感器硬件、运算核心、AI 算法的智能生态,致力于成为通用的智能机器人之眼。Active Camera 在硬件层面融合了激光雷达数字信号和摄像头信息,可以主动探测感知环境,克服明暗变化、视觉错觉等环境干扰。

主要融资情况:

2018 年 10 月 11 日,RoboSense 速腾聚创公布战略融资,金额超过 3 亿, 投资方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智慧物流平台菜鸟网络、上汽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尚颀资本、北汽集团;

2024 年 1 月 5 日,RoboSense 速腾聚创于港交所正式上市,股份代码:2498.HK。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星尘智能

公司介绍:https://www.astribot.com/

星尘智能成立于 2022 年底,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一家专注于 AI 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数十亿人打造有温度的 AI 机器人助理。

由腾讯机器人实验室的一号员工来杰创立,公司名字源自拉丁古谚语“Ad astra per aspera”,意为“穿越苦旅,以达星尘”,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特别是在仿人上半身能力和具身智能算法两个方向。

公司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来自腾讯、谷歌、华为、大疆等企业及国内外顶尖高校和人工智能研究院。

创始人背景:

来杰,星尘智能创始人兼 CEO,本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读,后在五邑大学攻读智能系统硕士学位。2012 年至 2014 年期间,他任职香港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2014 年,来杰走出学界,第一站是百度,加入了小度机器人研发团队。后来,他担任了百度小度机器人团队负责人。2018 年,腾讯 RoboticsX 机器人实验室成立,与 AI Lab 一同成为腾讯 AI 产业的两个支撑部门。当年来杰就以 RoboticsX 一号员工的身份,从百度转投腾讯门下。

当家产品:Astribot S1

全栈自研的 Astribot S1 机器人是一款具备全能操作的具身人形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学习、思考和劳动,并与人流畅智能交互。

通过融合独创的绳驱传动设计, Astribot S1 攻克了传统刚性机器人高惯量、低能效、低透明度等技术瓶颈,实现了负载自重比 1:1、末端速度超 10m/s、速度可达每秒 32.8 英尺等先进性能表现。

星尘智能的 Astribot S1 机器人在家居、办公、执行危险任务、科研和商业等多个具体领域均有应用案例,展现了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

主要融资情况:

2023 年 3 月 12 日,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完成种子轮融资。

2024 年 6 月 11 日,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完成 A 轮融资。 [1]7 月,星尘智能(Astribot)完成数千万美元 Pre-A 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道彤投资及清辉投资等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云启资本超额跟投。

2025 年 4 月 10 日消息,AI 机器人公司星尘智能已连续完成数亿元 A 轮及 A+ 轮融资,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云启资本、道彤资本等老股东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魔法原子

公司介绍:https://www.magiclab.top/about

魔法原子成立于 2024 年 1 月,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其产品包括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仿生四足机器人等,覆盖工业、商业及家庭等多类场景。

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多毕业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纽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多年,其中 80% 以上为研发人员,硕士以上学历超过 50%。

创始人背景:

吴长征,魔法原子总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期间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技术。拥有多年足式机器人研究经验,曾任普渡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产品研发负责人,加入魔法原子后带领团队研制和量产多款四足机器人产品,从事人形机器人重难点技术开发;团队主要技术突破包括:机器人核心力矩电机关节、机械臂、足式机器人等通用机器人研发制造。

当家产品:MagicBot

主要融资情况:

2025 年第一季度,魔法原子将正式发布新一代 MagicBot 人形机器人产品。魔法原子已经具备了整机大规模量产能力,公司预计于 2025 年交付数百台量产版 MagicBot,2026 年交付量将达到千台级别。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傅利叶机器人

公司介绍:https://www.fftai.cn/index.php

成立于 2015 年,总部位于上海。公司致力于研发兼具敏捷性与智能性的机器人产品。傅利叶的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学术研究等现实场景。已为全球超过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0 余家机构和医院提供支持与服务。

创始人背景:

顾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专业是机械工程。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许多机器人比赛,对机器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他在美国国家仪器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投身康复机器人行业。顾捷的第一次创业项目被收购后,他于 2008 年汶川地震后决定第二次创业,专注于康复机器人领域‌。

当家产品:GR-1

2023 年,傅利叶推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 GR-1,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量产发售。GR-1 拥有与成年人等身大小的外观结构设计,能够支持包括侧身、下蹲、抓握等动作在内的丰富的预定义动作。

目前,傅利叶智能推出了 GR-1 和 GR-2 两款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最新的 GR-2 机器人搭载新一代 12 自由度灵巧手,支持 VR 遥操作控制、拖拽示教等多种示教方式。GR-2 全身共 53 个自由度,搭载的新款执行器 FSA 2.0 最大关节扭矩为 380N.m,步态行走速度可达每小时 5 公里。

4 月 11 日,傅利叶智能正式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 Fourier N1,并同步开放涵盖物料清单、设计图纸、装配指南、基础操作软件在内的完整本体资源包。

主要融资情况:

2016 年,傅利叶智能完成数千万元 B 轮融资,由国中创投领投,IDG 资本、火山石资本等跟投;

2025 年 1 月 7 日,傅利叶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E 系列融资金额合计达到近 8 亿元,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    等机构共同参与;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灵宝智能

公司介绍:https://casbot.tech/

灵宝 CASBOT(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8 月,是一家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致力于研发面向场景落地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产品。

公司核心团队由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技企业的资深专家组成,在智能机器人、精密装配、视觉伺服、机器人技能学习等专业领域拥有超过 20 年的经验积累,曾参与微靶精密装配重大任务、C919 大飞机高锁螺母柔顺装配机器人等研发攻关项目。

创始人背景:

张正涛‌,灵宝智能的创始人。张正涛不仅是灵宝智能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还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张正涛在机器人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背景。他在 2007 年攻读博士期间就开始接触机器人相关项目,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高速视觉系统研究‌。

当家产品:CASBOT 01

2024 年 11 月,灵宝 CASBOT 首款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CASBOT 01”发布,CASBOT 01 定位多场景落地的通用类脑智能机器人,整机拥有 52 个自由度,算力达 550T,作业续航时间超 4 小时,具备稳定的全身协调控制能力以及可快速学习、可泛化的长时序灵巧操作能力。

当前灵宝 CASBOT 的主要用户群体聚焦于制造、能源矿山、应急救援、商业服务等领域,例如与联想集团的笔记本柔性装配产线上应用的合作,以及与中信重工签订战略合作,联合打造全国产化的特种人形机器人。

主要融资情况:

2025 年 2 月 18 日,灵宝 CASBOT 宣布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此次融资由联想创投、国投创合、河南资产基金等投资方共同参与,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及核心技术研发。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擎朗智能

公司介绍:https://www.keenon.com/cn/about/index.html

擎朗智能(KEENONRobotics)成立于 2010 年,总部位于上海。提供服务机器人产品和完整解决方案。一直以来,公司持续深耕多种复杂场景 ; 同时拥有引导机器人、消毒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 ; 业务覆盖餐饮、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机场等场景。擎朗智能在全球拥有 80+ 运营中心,在阿联酋迪拜、德国、韩国、荷兰、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设有子公司 / 办公室,业务覆盖全球 600 多个城市及地区。

创始人背景:

李通,擎朗智能创始人兼 CEO。2006 年和 2009 年,李通分别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硕士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专家程时杰教授。

他曾就职于微软亚洲工程院 Incubation Team,负责软件开发,参与微软机器人操作系统项目 Robotic Studio 软件开发。也曾任上海广茂达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领导研发教育机器人系统。

2010 年,李通联合几个朋友凑齐 20 万创业资金,在上海一个 70 平米的毛坯房里创办了擎朗智能。创业初期,团队尝试了教育机器人、家用机器人、高仿人形机器人等各种方向,2013 年决定切入餐饮赛道,2014 年发布第一代轨道餐厅服务机器人“小朗”。

2016 年,公司发布明星产品第三代送餐机器人 Peanut,并完成云启资本和松禾资本的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此后,擎朗智能陆续获得多轮融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业务覆盖全球 600 多个城市和地区。

当家产品:XMAN-R1

2025 年 3 月 31 日,擎朗智能正式发布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 XMAN-R1,打造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协作生态。

XMAN-R1 以“岗位化、亲和力、安全性”设计理念,适配擎朗智能所深耕的服务行业场景。XMAN-R1 目前已完成服务场景内“点单 – 配餐 – 送餐 – 收餐”等长任务闭环。

主要融资情况:

2016 年年底,擎朗智能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投资方为云启资本和松禾资本。擎朗智能已经实现收支平衡,其盈利主要来自于智能机器人的出售和租赁。

2019 年 2 月,完成了 PreB 轮融资,由索道资本、远望资本和云启资本共投资数千万元。

2020 年 3 月,擎朗智能对外公布完成了 B 轮融资,B 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华登资本、上海科创基金跟投,老股东云启资本、远望资本持续加注。

2020 年 12 月,12 月 30 日,擎朗智能宣布完成 C 轮融资,由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SoftBank Ventures Asia)领投,这是该公司在 2020 年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融资金额数亿元。据悉,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进一步加深擎朗配送机器人在国内餐饮市场的渗透、海外市场拓展以及医疗等新事业部的横向发展,冲盈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2021 年 9 月,擎朗智能已完成 2 亿美元 D 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中金甲子和 Prosperity7 Ventures(沙特阿美多元化风投基金)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宇树科技

公司介绍:https://www.unitree.com/

宇树科技成立于 2017 年,总部位于杭州。宇树机器人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性能通用足 / 人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以及电力巡检、勘测勘探、公共救援等重点领域,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始人背景:

王兴兴,他本科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大学    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2015 年在读研二的王兴兴带着他的 XDog 参加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并获得二等奖;2016 年 6 月毕业后入职大疆,与此同时 XDog 机器人受到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报道;2016 年 8 月从大疆离职,在获得天使轮融资后,创立了宇树科技。

当家产品:宇树 H1 / H1-2

主要融资情况:

2017 年初,宇树科技获得 200 万元的天使轮投资;

2018 年,公司获得 Pre-A 轮融资达千万级由红杉中国领投;

2020 年 A 轮融资超亿元,经纬创投、祥峰投资联合注资;

2021 年 B 轮融资 2.5 亿元,源码资本、深创投共同投资。此时公司人员规模扩张至 300 人;

2022 年完成 B+ 轮融资,未披露具体金额,美团战略投资部入局;

2023 年 C 轮融资近 10 亿元,由某主权基金领投,老股东持续跟投。此时公司估值超 60 亿元;

2024 年 2 月完成了 B+ 轮融资,融资额约 10 亿元。该轮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资本,老股东深创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容亿投资等也进行跟投;

2024 年 9 月,宇树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 C 轮融资,本轮投资方有上海科创基金、美团龙珠、中关村科学城、琥珀资本、上海科创基金、红杉中国、中信证券、祥峰投资等。

价格区间:9.9~ 70 万元

众擎机器人

公司介绍:https://www.engineai.com.cn/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10 月,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通用智能机器人及行业场景方案,包括人形机器人和其它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

团队来自中国第一批腿足式机器人研究与产业落地团队,以及 UC Berkeley、清华、普渡、港中文、北理工等顶尖高校,从本体核心零部件到具身智能、运控算法均全栈自研。

公司产品面向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等多种场景,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化落地。

今年 2 月,众擎机器人旗下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机器人型号是 PM01。PM01 是一款面向科研教育场景的开放型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算法的验证和二次开发,该机器人身高 1.38m,体重 40kg 左右,使用寿命 5~10 年,,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第一批交付。

创始人背景:

赵同阳,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曾是小鹏鹏行的法人代表及创始人,并且是国内最早研发人形机器人团队领导者之一。他在 2012 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创办了深圳市安信可科技有限公司(Ai-Thinker),专注于物联网无线通讯模组领域‌。

赵同阳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多次创业经历。他在 2016 年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创办了多够机器人。2020 年,小鹏汽车收购了多够机器人并成立了鹏行智能,赵同阳担任总经理,主导研发了人形机器人 PX5。

融资情况:

2023 年底众擎机器人完成了天使轮和天使 + 轮共计近亿元的融资‌。

价格区间:商用版国内售价 8.8 万元。

智元机器人

公司介绍:https://www.zhiyuan-robot.com/about_Zhiyuan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 2023 年 2 月,总部位于上海,由包括“稚晖君”彭志辉在内的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共同创立,团队具有深厚的核心技术背景、全面的产业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产业资源。

智元机器人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 +AI”全栈技术,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多种商用场景。智元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售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 年 1 月,智元机器人的第 1000 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

创始人背景:

彭志辉,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科技圈知名 KOL,人称“稚晖君”“野生钢铁侠”,原华为天才少年。

2015 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 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毕业后就职于 OPPO 研究院 AI 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2020 年,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从事昇腾 AI 芯片和 AI 算法相关研究工作。

当家产品:智元远征 A1

主要融资情况:

2023 年 3 月,智元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和奇绩创坛;

2023 年 4 月初,智元机器人完成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鼎晖投资、高榕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

2023 年 4 月末,智元机器人完成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BV 百度风投、经纬创投、司南园科;

2023 年 8 月,智元机器人完成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比亚迪、沃赋创投、蓝驰创投;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星海图

公司介绍:https://galaxea.ai/

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9 月,是一家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公司。

公司坚持 AI 算法与本体协同研发的发展思路,从技术的边界和场景的需求出发定义本体形态,自主设计并制造本体,实现从端到端 AI 算法、具身本体、核心模组及场景解决方案全栈自研,并基于每一代的智能体产品探寻具身智能的 Scaling Law,以此迈向通用具身智能的星辰大海。

核心团队方面,星海图团队汇聚了国际顶尖的 AI 感知与运动操控技术专家、具有实战经验的 AI 产品落地者,以及具备丰富量产经验的硬件与系统工程师。

创始人背景:

星海图创始团队由四位成员组成,包括高继扬、赵行、许华哲和李天威,其中高继扬、赵行、许华哲三位均出身于清华大学,李天威则是 UCL 的硕士毕业生。

当家产品:R1

星海图 R1 系列机器人包括 R1 Pro、R1 和 R1 Lite 三款产品,它们均搭载了英伟达的 Jetson AGX Orin 32GB 平台,该平台拥有强大的计算性能,配备了 8 核 CPU 和 200 TOPS 的 GPU 计算能力,为机器人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R1 Pro 是这一系列中的高端型号,它拥有 26 个自由度,配备了双七轴仿人力控机械臂,双臂的最大负载达到 10kg,臂长可达 64cm,末端还可以搭配灵巧手进行精细操作。R1 Pro 不仅支持同构遥操和 VR 遥操,还内置了力传感器和腕部摄像头,新增了语音交互功能,同时标配了 7 个高清相机和 1 个激光雷达,提供了全方位的感知和交互能力。

R1 则是星海图 R1 系列中的标准型号,它拥有 24 个自由度,双六轴高动态机械臂的臂长达到 70cm,末端标配自研的两指平行夹爪,可以进行各种抓取和操作。R1 同样支持同构遥操和 VR 遥操,标配了 7 个高清相机和 1 个激光雷达,并提供了外置传感器接口,方便用户进行自主配置。

主要融资情况:

今年 2 月,星海图成功完成新一轮 A 轮融资,总融资额近 3 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蚂蚁集团独家领投,高瓴创投、IDG 资本、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百度风投、同歌创投等一众老股东持续加码。短短一年内,星海图已成功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 1 亿美元。

价格区间:19.9 万起

伟景智能

公司介绍:http://www.vizumtech.com/about.html

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英文名“Vizum”)创立于 2016 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立体智能视觉系统和智能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及应用的高科技人工智能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拥有 3D 立体智能相机整体解决方案和完整的智能机器人的生产线,并形成了以自主核心算法、核心软件、核心硬件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全产业价值链。目前已经申请及授权的软硬件技术专利 17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 70 余项。

公司自主研发的 3D 立体视觉相机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焊接、拆码垛抓取、智慧矿山、钢铁冶金、铁路,农业等行业,已经拥有 5000+ 种落地化智能视觉开发项目,服务客户超千家。

核心研发人员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公司,在手机基带芯片、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拥有大量成功开发案例,并参与量产近 20 款芯片,涉及通信及多媒体等领域,累计总销量达数亿片。

创始人背景:

董霄剑博士,曾担任展讯通信首席科学家及北京博雅华录视听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家产品:晓唯

晓唯,是新一代双足行走人形机器人,采用高度仿人的外形设计,全身 40 个自由度,集立体视觉技术、手眼伺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具备“自然学习 + 具身智能”的强大特点,能够通过感知交互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像人类一样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下执行各种任务,助力工业、农业、商业、家庭、医疗、教育科研等各领域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

主要融资情况:

2016 年,伟景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

2017 年,伟景智能完成 5000 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这是继 2016 年底其完成来自恒坤睿金、将门创投的数千万级天使轮投资后,在半年的时间里完成的第二次融资。

2023 年 3 月,伟景智能完成 A+ 轮融资,具体金额未透露。

价格区间:未收集到相关信息。

声明:本文为 AI 前线整理,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活动推荐

AICon 2025 强势来袭,5 月上海站、6 月北京站,双城联动,全览 AI 技术前沿和行业落地。大会聚焦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汇聚 AI Agent、多模态、场景应用、大模型架构创新、智能数据基建、AI 产品设计和出海策略等话题。即刻扫码购票,一同探索 AI 应用边界!


今日荐文

可灵2.0成“最强视觉生成模型”?自称遥遥领先OpenAI、谷歌,技术创新细节大揭秘!
“Bug”还是“预演”?GitHub 突然“封禁”所有中国 IP,官方:只是“手滑”技术出错了
刘强东被美团高管暗贬后回应;曝Qwen3 处于最后准备阶段;特朗普免除手机、电脑、芯片“对等”关税 | AI周报
“开源版coze”爆火,融资超 4.6 亿!如今 Docker 拉取量超 1 亿,斩获 77.5k star
你也「在看」吗?👇

(文:AI前线)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