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00后小哥,卖AI作弊软件,50天狂赚千万

从作弊者到千万富豪,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叛逃”之路。


这个人叫Roy Lee,是一位哥大计算机系的韩裔大二学生。最近,他用自制的AI工具作弊先后拿到了4份顶级Offer——亚马逊、Meta、TikTok和Capital One。


这个被称为“Interview Coder”作弊工具,堪称隐形外挂,不仅能骗过屏幕监控,还能制造拟人化代码,生成“带瑕疵的完美答案”。


在因为作弊被哥大开除后,Roy Lee靠着卖自己的AI作弊工具,在短短50天里,就赚了2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00万左右。


根据Roy Lee自己透露,这个产品利润率高达99%,唯一的实际成本来自于每月约3000美元的vercel账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颇具戏剧性的故事吧。


/ 01 /

AI作弊里的“隐形战机”


这两年,在面试里用作弊的人越来越多,面试官也进化了一些“反作弊”功夫。


一般来说,出现以下行为的人,就有可能被HR视为作弊而惨遭拉黑:


对方频繁地看向电脑一侧(正在看另一个设备的答案),反应“慢一拍”(正在背答案),在答题区突然出现大片代码(正在复制粘贴答案)……


而Interview Coder比这些手段可要高级得多。简单来说,Interview Coder是一款专门用于应付Leetcode平台编程考试的作弊工具。


Leetcode题库常被一线程序员吐槽不实用,与实际工作中简洁的代码风格相悖,但偏偏Leetcode能力普遍被大厂认为是基础的编程能力。


21岁的Lee受够了这种旧秩序,他决定把自己的作弊工具做大做强。



Interview Coder的功能很简单,就是能让你的作弊动作彻底“隐身”。

https://t.co/Ki0oVQb4On)


比如,你可以直接问它“你能解决页面上的问题吗”,而网线另一端的面试官却浑然不知。


那么,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Interview Coder将自己的软件变成隐形式外挂窗口,并利用系统权限或特殊技术,避开浏览器的记录手段


从面试者视角看,外挂窗口只是一个半透明的覆盖层,可以叠放在界面上。


▲面试者视角


面试官看不到这个半透明的窗口,也看不到面试者在作弊工具上的所有动作,像是把面试官眼睛蒙上了一样。


比如,面试者点击外挂窗口时,从面试官视角看,光标不会跟随鼠标移动。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别人注意。


▲面试官视角


除了避开面试官的检测,Interview Coder在回答问题上的能力也不含糊。


Interview Coder不仅能拆解问题,还能自我检查


具体来说,当面试者提出复杂、模糊问题时,它会对问题进行拆解,帮助面试者理解问题和答案。


打个比方,当被问及“如何提高产品销量”的问题,Interview Coder会自动生成“产品的目标市场是什么”之类的补充,以帮助深入地了解问题的全貌。


同时,在注释中进行代码演练,帮助面试者检查自己的代码流程。


更自然、更细节的是,Interview Coder给出的面试答案里还会加一点无关痛痒的语法错误、个性化注释等,以模仿人类的自然表达。


这样出来的面试效果天衣无缝,简直真得不能再真。


也就是靠着这样的“作弊神器”,Roy Lee轻松斩获了亚马逊、Meta、TikTok和Capital One的offer。


/ 02 /

99%利润率,3000美元成本撬动220万ARR


更牛逼的地方是,Interview Coder已经开始名利双收了。


这种“普惠”项目在GitHub开源后,很快就获得了4.1k Star。要知道,在GitHub有100 Star就算是优秀了,毕竟每个Star都是程序员们实打实的认可。


在商业层面,Interview Coder的订阅服务定价60美元/月。


今年2月,这个产品的收入就达到了22.85万美元,利润22.4万美元,利润率高达99%。唯一成本是云平台Vercel每月3000美元的账单。


3月25日,也就是发布50天后,Interview Coder达成了220万美元ARR(年经常性收入)



之所以能这么快赚到钱,也与Roy Lee独特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关系。


在Lee看来,病毒营销才是Interview Coder破圈的关键。这个理解来自于他此前的创业经验。


此前,Lee做过笔记APP,也做过酒类AI销售代理,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后来他反思认为,自己既没有成熟的营销网络,也没有深刻的行业洞察。


既然没有现成的营销网络,那就直接找那些自带“流量”光环的产品。


“我们从头开始,考虑什么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从营销,到产品更替,再到营销。这是项目的未来。”Lee说到。


在去年12月面试完亚马逊后,Lee就很快公布了用AI工具在面试中作弊的实录视频,甚至还在LinkedIn和X晒频频晒出作弊得来的大公司offer,挑逗公众的神经。


▲Lee面试亚马逊时的作弊录像


这是作弊的炫技,也是Interview Coder最好的广告。Lee透露,他在以亲身经历示范的同时,也在用几段真实的面试周期来完善产品的用户体验。在Reddit匿名社区,Lee还花了500美元进行了流量投放,以精准渗透求职焦虑群体。


靠着Interview Coder,Roy Lee混得风生水起,但意外也接踵而至。


3月26日晚上,Lee收到了哥大的停学通知。在此前,哥大就以学术欺诈为由对Lee下了处分,并在2月17日为此举行听证会。


起初,Lee不以为意,毕竟他很仔细地读过哥大的学生手册,里面根本没写学生不能在社招面试里用AI进行作弊。


在得知自己被开除后,Lee第一反应是震惊,但很快就转惊为喜——这样他就可以飞去旧金山专心搞AI作弊事业了。


/ 03 /

作弊率暴涨500%,AI正在杀死技术面试?


Lee以身入局的AI作弊经历正在被Fire、Business Insider等科技媒体争相报道。明明作弊了,却少有路人反感,原因就是,天下苦编程面试久矣。


硅谷大型科技公司FAANG的面试,对不少开发者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原因在于,面试常用的编程平台LeetCode,其算法在朝着奇怪的方向内卷,题库膨胀至3000+,90%与实际工作无关;谷歌面试者平均投入300小时刷题,通过率不足2%。


这两年,AI作弊现象在面试环节中蔓延开来。


根据软件开发公司Codesignal当年的数据,在生成式AI影响下,作弊者高达20%-30%。如今,技术面试公司Karat标记的潜在作弊者比例从两年前的2%跃升至现在的10%。


甚至还有人在面试时“公开”作弊。软件开发公司Studio Init联创说道,面试者拒绝分享屏幕,有时还会逐字逐句地念着AI给出的答案,哪怕他们将因为这些拙劣的表演而丢掉工作机会。


Lee作为编程面试的投机者,其与大厂对薄公堂的传奇经历,让他成了一种以AI技术抵抗旧秩序、挑战陈腐规则的符号。


▲Lee曝光了他与哥大的纷争经过,多条浏览量达百万


除了Interview Coder外,还有不少作弊软件,比如Leetcode Wizard。这个产品的定价高达49欧/月,目前已经有16000人付费。


一面是就业竞争压力,科技裁员潮下,单个岗位竞争比达200:1;一面是AI工具低风险高收益的诱惑,60美元月费vs10万美元年薪offer,换你你怎么选?


大厂一方面敦促工程师使用AI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又对AI使用者指手画脚,这可能引发对新共识的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作弊行为。


尤其在AI编程日益火热的当下,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关键。YC管理合伙人贾里德·弗里德曼曾透露:W25中,1/4的创业公司,用AI生成代码库。Vibe Coding火了!1/4创业公司靠AI写代码,程序员的天塌了


AI作弊软件让技术面试面临挑战,这或许也会倒逼企业重塑招聘体系。正如AI面试公司Micro1的创始人预测的,未来一两年编码面试会有“新常态”。



文/朗朗


PS:如果你对AI大模型领域有独特的看法,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大模型交流群。



(文:乌鸦智能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