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企业「翼菲科技」递表港交所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生产线开发和产能建设;发展海外业务网络;供应链上下游的投资;以及用作补充营运资本。

作者|机器人开放社区


机器人开放社区获悉,据港交所6月30日披露,工业机器人企业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菲科技”)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翼菲科技成立于2012年6月,总部位于浙江省台州,在上海、杭州、深圳设有子公司,研发、办公、生产总面积3万余平,是一家集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系统开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翼菲科技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
在产品上,公司拥有轻量级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全品类产品矩阵,包括并联机器人、Scara机器人、小六轴机器人、坐标机器人、AGV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控制器、视觉系统等。并具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Kingkong系列)。

基于以上机器人产品组合,翼菲科技亦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应对智能制造中的特定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上下料、分拣、拾取和放置、包装、视觉检测、组装及涂胶系统。

创始人兼CEO张赛,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2006-2007 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系。回国后在全球知名的大型港资机械制造企业香港震雄集团担任高级工程师与生产主管;2012年创办了翼菲科技。

成立至今,分别获得了常春藤资本、英菲尼迪、华媒资本、春华资本、国科盈峰、佳士科技、七晟资本、CBC宽带资本、山东财金集团、峰瑞资本、玉环国投、钧源资本、飞图创投、信中利资本、初心资本、吾同投资、可可资本、源渡创投、启迪之星等机构的投资。

截至当前,翼菲科技的全球客户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以及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及东南亚等2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的海外收入贡献持续增长,2024年的海外收入约为2550万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5%。

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分别服务69名、158名和275名直销客户,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和半导体等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翼菲科技的Bat系列并联机器人是国内首批获得可靠性及耐用性认证的型号,可实现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Python系列SCARA机器人符合ISO 4级洁净标准(高精度制造等级),而Lobster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则获得TÜV SEMI认证,其中RW-A晶圆搬运机器人更达到ISO 1级洁净度(最高洁净等级)。同时,翼菲科技的全系列机器人均已通过符合欧盟安全标准的严苛可靠性测试。

在技术端,翼菲科技致力于创造完全自主、全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现已建立了一个整合“脑”、“眼”、“手”、“足”的核心技术系统,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通过在“脑”、“眼”、“手”和“足”四大核心支柱上的创新。

在财务数据层面。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同期,公司实现毛利分别为4324.5万元、3686.8万元、7101.8万元人民币。

翼菲科技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生产线开发和产能建设;发展海外业务网络;供应链上下游的投资;以及用作补充营运资本。




(文:机器人开放社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