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Head主唱Thom Yorke抨击AI

Thom Yorke在最近接受《Electronic Sound》专访时,谈及了他对人工智能冲击创意产业的看法。这次采访围绕他与电子音乐人Mark Pritchard的合作项目《Tall Tales》展开。



Yorke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认为我们正在步入一个“诡异又自命不凡的科技狂人噩梦未来”——为了让AI炮制出“苍白赝品”,音乐人、作家、艺术家等各类创作者正在被窃取。“看起来,这就是科技行业最擅长的事,”他补充道,“一边躲在技术背后,一边贬低除他们自己以外的整个人类。”


“就我目前所见,在音乐、艺术以及所有创意产业中,AI所谓的‘创作’不过是真正人类艺术表达的变体,而且一眼就能看穿。”


Yorke继续说道。



“AI 是否具备真正的原创思维能力?我至今没有看到。它只会分析、剽窃,并在不提及其所分析的人类原作的前提下,生成各种变体。它制造的是苍白赝品——就像自动伴奏或亿万富翁地堡里那块展示自然风光的屏保一样,仅止于‘有用’。”


“但整套经济结构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被 AI 用来伪装创意的人类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Yorke总结道。


尽管Yorke没有点名具体公司或产品,但他很可能指的是 Suno 和 Udio 这类由 AI 驱动的音乐生成器,它们使用的模型训练素材包含成千上万首受版权保护的歌曲。


两家公司均声称这种做法受“合理使用”原则保护,但目前已与代表“三大”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Warner Music Group 与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的行业组织 RIAA 陷入诉讼(“人类创作的作品必须受到尊重”:《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原则》,50家主要音乐科技品牌联合声明)。彭博社昨日报道,双方正考虑一项和解方案,即由唱片公司向 Suno 和 Udio 授权其作品。



去年年底,Yorke 联名签署了一封公开信,要求科技公司停止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用创意作品训练生成式 AI 模型,并称此举对创作者的生计构成“重大且不公正威胁”。ABBA 的 Björn Ulvaeus、作曲家 Max Richter 与演员 Julianne Moore 等 11,500 余人也在这份声明上署名。


在同一篇采访中,跨领域艺术家 Jonathan Zawada 谈到,在随《Tall Tales》发行而推出的长片制作过程中,他曾使用生成式 AI。(Zawada 后来向 The Verge 澄清,AI 仅用于生成少量细节,且他使用的是本地部署、公开可用的图像生成模型,而非 Midjourney 或 DALL-E。)


我在制作这些素材时确实用到了 AI 工具,而且长期以来以各种方式与它们打交道,”Zawada 说,“这件事一直让我既担忧又焦虑。在我看来,问题从来没有简单到能让我彻底谴责或彻底欢呼的程度。”


(文:AI音频时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