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
6月26日小米YU7推出后,只用18小时就“透支”了小米汽车全年产能。高达24万台的锁单量也同时刷新了行业纪录。如今,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有媒体粗略估计,目前小米YU7的锁单量或已突破30万台。
锁单量居高不下的B面是,局限的产能无法与之配平。当前,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尚未投产,仅靠一期工厂连轴转,5月曾将月交付效率拉满至2.8万辆。小米汽车APP显示,截至7月21日下定,最快交付的Max版需要等候至少41周(超9个月),而标准版最长需等候60周(近14个月)。
7月6日,小米YU7开启首批交付。不出意料的是,2024年小米SU7上市后的独特景象在2025年重现:近百台YU7已流入二手车市,并出现了全品牌唯一的倒挂行情。“非常好卖”成了一些二手车商评价YU7的关键词。
不过,也有从业者向记者坦言,YU7的利润不算太高,甚至比不过一些有公里数的二手SU7。
而随着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投产,二手车商的红利期也开始倒数计时。当马路上飞驰的YU7越来越多,有限的利润将被进一步摊薄。

随着首批YU7开启交付,二手车市中的“挂牌量”肉眼可见地增长,车商们正在抓住YU7交付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奋力捞金。懂车帝APP显示,截至7月21日上午,该平台挂出的二手YU7已经达到87台;而同日下午,这一数字增至91台。
小米汽车APP上,YU7的交付周期已经拉至41周起,现车货源因稀而贵。为了解市场情况,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多家有现车的二手车行。

在广州花都友信行二手车行门外的空地上,停放着丹霞紫、钛金属色两部YU7,其店内有限的室内展示面积也被两辆YU7占用。从平台放出的挂牌信息来看,当日全广州放售的9台YU7,他们家就占去一半。
该车行的资深从业人士啊玲(化名)告诉湾财社记者,他们家的YU7来源主要靠的是“拼手速”:“开售当天全公司20多个人一起抢”。除此之外,他们也会从首批交付的车主手中直接购入。
多家车行透露,这部分YU7现车实际上正是所谓“0公里二手车”。啊玲还告诉记者,从其他车主处购入的新车,其户主为原车主,但二手车行会负责办理交易后的所有手续。
“有利可图”是二手车商们大费周章的动力源泉。懂车帝APP显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二手YU7几乎都为Max版,但由于每部车型的选配不同,定价有着不小差距。不过整体来看,多数车商的报价在原车价(含选装)的基础上加价1万至2万元。对比之下,去年SU7的溢价可去到接近3万元。
不同车商挂牌价相近,并非约定俗成。啊玲透露,所有的定价是基于市场行业而定,“YU7的价格本来就高,标太高就没人买了。”另一家车行销售人员志强(化名)也表示,会参考同城其他家的溢价情况,不会有太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当问及销售YU7可带来的利润情况时,啊玲表示,溢价1万多的YU7扣除税费等必要费用后,实际利润只有几千元,甚至不如一些带公里数的二手SU7。事实上,“真二手”SU7仍具备含金量,小米汽车近期披露,《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小米SU7一年保值率达到88.91%,位居所有车型(含燃油车)第一。
不过,虽然赚得不多,但是毫无疑问,YU7是当前二手车市中最好卖的车型之一。目前,二手市场的YU7已在快速消化。啊玲告诉湾财社记者,她每天接到的线上销售线索有几十条,这个月(7月6日起)店里也已经卖了4台YU7,占本月营业额的大头。
另有二手车行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他手上有多个客户意向强烈,其同事近期也有成交,直言“手慢无”。据懂车帝APP显示,7月21日上午广州市范围内还有10辆二手YU7,下午就变成了9辆。
啊玲观察发现,这部分溢价购买YU7的客户大多经济条件较好,且多为增购。不过目前样本数量有限,她无法看出客户对于选配和颜色的偏好。但她表示,车行会更乐意收白色的YU7,绿色、橙色等则不会考虑。

目前,小米汽车正常运作的仅有一期工厂,设计产能15万辆,单月产能约1.25万辆。
为了提高交付速率,从2024年6月起,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已开启“双班”运营,截至6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超过15万辆,平均月交付2.5万辆,今年5月单月交付峰值已突破2.8万辆。
这也就意味着,若保持月均2.8万辆的交付速率,小米汽车一期工厂今年还可交付近19.6万辆汽车,与锁单量差距较大,不少YU7车主要等到明年才能提车。
日前,针对交付速度,小米汽车有所回应。其表示,APP显示的交付时间为预估交付时间参考,并已根据锁单量及当前产能情况测算,首次更新了所有订单的预计交付周期。而随着产线磨合提效、产能挖潜爬坡,实际交付时间也可能会有动态变化,会在小米汽车APP中动态更新最新的预估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YU7交付慢演变成黑猫投诉网上的不少投诉。数名YU7准车主表示,在6月26日YU7正式发布当晚就下定YU7,小米汽车APP界面显示首批车主预计8月份交付,按锁单顺序排序,但并未显示预计具体交付时间,导致不少车主为抢首批名额进行“盲锁”,几天后才发现其交付顺序已排到2027年。这让准车主们质疑,小米汽车误导消费者、故意制造信息不透明,纷纷喊话“退定”。截至目前,这些消费者诉求暂未得到解决。
留给小米汽车的时间显然不多了,但好在其二期工厂按照规划将于7月开始投产,设计产能为15万辆,据悉产能提升会比一期工厂更快。另有媒体从小米人力资源供应商处获悉,小米正在为二期工厂大规模招聘,量产指日可待。与此同时,小米汽车三期工厂也进入规划阶段,今年6月,小米以6.35亿元拍下了亦庄新城的一块工业用地,被猜测将会用来建造三期工厂。
若二期迅速投入生产并将产能拉满,小米YU7有望在年内实现现有订单的完全交付。而随着马路上的YU7越来越多,啊玲预计YU7在二手车市流通的红利期首个转折点会在8月,届时他们销售YU7的利润可能会进一步摊薄。
不过,她和同事们并不对此感到担忧。“小鹏、问界等新能源车也都卖得不错。”对于他们这些二手车商来说,鸡蛋总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文:AI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