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特工们就聊过 MiniMax Agent,最近这次更新又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亮点。
这一次升级让 MiniMax Agent 直接成为了“全栈开发师”!
当市场上多数应用玩家还在追求功能数量的“军备竞赛”时,MiniMax 选择的破题思路则更具纵深的路径 —— 重新定义 AI Agent 的生产级交付标准,构建从开发到部署的完整价值链。

从 Demo 到 Production 的关键跨越
为了验证 MiniMax Agent 所谓的“生产级交付”意味着什么,特工们直接上手测试了多个需求。
从产品体验上,可以感觉到的是 MiniMax Agent 这次优化建立了一套更完整的交付标准,不再满足于单点突破,构建了一个涵盖前后端开发、自动化测试、商业闭环的完整技术生态。
以美股 MAG7 实时监控看板为例,MiniMax Agent 不仅完成了前端展示,还实现了全栈开发、API 接入、交互设计和部署上线。
项目支持每 30 秒自动更新数据,意味着真正具备了持续可用性。不再是一次性的可视化结果,而是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实时监控平台,展现出完整的工程闭环能力。
美股 MAG7 实时监控看板界面:https://agent.minimax.io/share/286235330679035
我自己也搭建了一个多平台酒店比价和下单平台,整体运行下来感受很像 Cursor 的 Auto-run 模式,非常适合非开发人员搭建自己的系统。
在过程中,它帮我封装了多个 MCP,包括用于酒店查价的接口调用、Stripe 的支付系统集成等,让我可以像拼积木一样把关键能力组合进项目里。
在配置 API Key 的环节也有些令人惊喜:整个流程非常顺滑,支持在初始阶段选择 “Ongoing Get Secrets” 或 “Not Now” ;即使跳过,在最后搭建阶段也能通过点击 “Ongoing Get Secrets” 按钮重新唤起配置界面,并直接在当前页面补充填写所需信息。

当我在前端遇到交互或链路问题时,我可以直接截图给 MiniMax Agent,由它帮助修改后端代码和配置,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就能直接跑通流程。
在最终交付的 HotelCompare 网站中,它实现了 Booking.com、Agoda、Expedia、Hotels.com 四个平台的实时价格比价搜索,并具备预定支付功能。
多平台比价网站:https://5eh8a327amp1.space.minimax.io
可以看出这些任务本身并不复杂,但具备一定实用性。如果将此类任务进一步拓展,它可以用于旅游平台的动态价格监控、跨境电商的商品利润分析,甚至是企业采购中的供应商报价对比与自动推荐。
这也为 MiniMax Agent 在具备营收潜力的商业分析类项目中,打开了进一步演进的空间。

MiniMax Agent 真的实现了“描述即开发”
MCP 生态革新 —— 当开放创新做到价值闭环
目前,MiniMax Agent 已正式上线了 Customize MCP 功能入口,用户现在只需描述目标任务,Agent 会自动搜索 GitHub 项目、自行封装接口并搭建服务,整个过程无需手动部署,生成的 MCP 工具也可一键接入并复用于其他项目中。
以我实际构建的比价平台为例,MiniMax Agent 为我封装了包括酒店搜索、名称匹配、价格比对、详情拉取在内的 4 个 MCP 工具,并在开发过程中主动处理了异步事件循环等常见后端问题,完成了服务端的修复与部署。

支付系统集成 —— 商业闭环不再是开发难题
MiniMax Agent 已经能够在无需手写一行代码的前提下实现 Stripe 支付功能的集成,快速搭建支持在线支付、订单确认和成功跳转的完整支付流程。
在“在线课程购买网站”的案例中,用户只需一句自然语言描述,即可生成一个包含商品展示、用户登录、Stripe 支付和订单管理功能的电商应用。
在线课程购买网站:http://kcvaoey6ln.space.minimax.io/
技术架构革新 —— 当性能优化做到生产力跃迁
此次优化 MiniMax Agent 做到平均耗时降低 30%、Token 消耗降低 23%。但真正的革新不在于跑得更快,而在于跑得更稳、更远。
在处理上百页的行业报告时,传统工具常常“记不住前面说了什么”。MiniMax 的自建 Browser Agent 搭配 Memory 管理机制,可将长文任务拆解重组,并在多轮分析中保持对关键信息的追踪,哪怕任务持续数小时,也能保持内容一致性和逻辑连贯。
更具交付价值的是 Cron Job 的原生支持。
以 OpenAI News Hub 网站为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定时器”,而是会思考的信息管家 —— 网站每 6 小时就会自动更新一次最新的相关且有价值的信息,并会根据读者反馈调整采集策略,识别热点趋势优化内容结构。
Minimax Agent 搭建的 OpenAI News Hub:https://agent.minimax.io/share/288364088955013
与 Lovable 等前端工具相比,MiniMax Agent 选择了“全栈交付”的差异化路线。当竞品还在优化代码生成速度时,MiniMax 已经实现了从数据库到 API 再到界面的完整应用开发,并通过自主测试确保交付质量。
在任务自动化领域,Perplexity 的模板化策略虽然易用,但灵活性受限。MiniMax 则支持自定义的 UI 和业务逻辑,给了用户更大的创作空间。
这种技术路径的选择,本质上反映了对 Agent 定位的不同理解——是做“功能演示”还是“价值交付”。在市场回归理性的当下,能够稳定交付生产级应用的能力也许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生产力工具到数字化商业引擎
想象一个场景:当你刚有一个商业想法,1 小时后,一个完整的电商网站已经上线运营,包含商品展示、支付系统、库存管理;当你需要一份行业分析报告,Agent 不仅交付了专业水准的内容,还能根据市场变化持续更新;当你想开发一个垂直领域的工具,Agent 帮你从代码开发到用户运营全部搞定……
这是 MiniMax Agent 正想也正在实现的现实。当 Agent 能够承担从产品开发、内容创作到商业运营的全链条工作时,拥有它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家随时待命、持续进化的“数字公司”。
垂直场景的价值重构 —— 以电商独立站为切入点
在 6.3 万亿美元规模的全球电商市场中,独立站建设代表着最直接的商业价值创造场景之一。MiniMax Agent 在这一领域的呈现,诠释了什么是“从工具到解决方案”的进化。
在传统开发模式下,一个功能完整的电商独立站需要经历漫长而昂贵的开发流程:从 UI/UX 设计师的视觉构思,到前端工程师的界面实现,再到后端开发者的业务逻辑搭建,最后还要技术团队集成支付系统并完成测试部署。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 4 – 8 周时间,定制开发成本动辄数万至数十万元,这还不包括后期的维护和迭代成本。如果使用 SaaS 工具如 Shopify,订阅费每月 28 美元起,但仍需要额外的设计、插件和运营成本。
而 MiniMax Agent 重构了这个成本方程。几小时内交付的不是网页,而是完整的商业系统——从商品展示到 Stripe 支付集成,每个环节都达到生产级标准。
水晶手串电商独立站:https://t0dmcjx4qh.space.minimax.io/
这种效率革命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了创业的底层逻辑。当商业想法能在 1 小时内变成可运营业务,当试错成本趋近于零,创业就可以快速进入“快速验证、小步迭代”。
过去因为上万的开发成本而搁置的想法,现在都可以先用 Agent 搭建 MVP 验证市场。
企业级市场的战略支点 —— 从静态交付到动态服务
MiniMax Agent 此次迭代的 Cron Job 能力,看似是技术细节能力,实则揭示了 MiniMax Agent 在企业级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 2000 亿美元规模的企业自动化市场中,企业需求正从“部署即完成”向“持续创造价值”转变 —— 他们不再满足于购买静态的工具,而是寻求能够随业务迭代的智能系统。
传统企业数据解决方案往往以一次性交付为主,例如一份几十万元的行业研究报告,本质上是一个静态“时间切片”,在交付一刻即开始过时。
而现在,MiniMax Agent 帮助企业用更低的门槛搭建“活的系统” —— 自动更新、实时追踪,始终在线。
比如下图所示,MiniMax Agent 已支持构建每日定时推送的 AI 行业动态情报中心,以及每 30 秒自动刷新的 美股 MAG7 投资看板。
这些智能看板不再是死板的报表模板,而是具备「感知-理解-更新」能力的实时系统,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

可实时刷新数据 的 AI 前沿资讯动态报告

每 30 秒自动更新的美股 MAG7 实时监控看板
基于“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愿景,MiniMax Agent 正在验证一条从工具到平台再到基础设施的清晰路径:
-
SaaS 基础层:通过低门槛快速积累用户基数,参考 GitHub Copilot 的路径,让 AI 能力普惠化
-
MCP 平台层:激活开发者创新,对标 Shopify App Store,构建价值共创的生态系统
-
高价值交付层:面向垂直场景自动生成可用产品,具备标准化输出能力,探索类 C2B 模式
这三层架构的价值还在于其内在的飞轮效应 —— 基础层积累的用户需求推动平台层的创新,平台层的丰富生态提升定制层的交付能力,定制层的最佳实践又反哺基础产品的功能迭代。
在行业理性回归的关键时期,MiniMax Agent 所展现的潜力,或许将重新定义我们对生产力的理解。



(文:特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