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首次在“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夺冠,清华领衔,国产机器人成赛场香饽饽

文丨丁灵波
在足球界,中国机器人团队这回为国争光了。
2025年7月15日至21日,被称为“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的RoboCup在巴西萨尔多瓦举办,在类人组成人尺寸组决赛中,清华大学“火神队”实现中国在该组别的首次夺冠,亚军也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山海队”收入囊中
据了解,这届机器人足球赛分为两个尺寸级别:儿童尺寸(身高40-100厘米)和成人尺寸(身高100-200厘米),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韩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19支顶尖队伍参赛。
共有5支中国队参与了人形组比赛,包括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其中TH-MOS和Tsinghua Hephaestus(火神队)均来自清华团队,除了获得成人组冠军,THMOS小队在儿童尺寸组比赛中也斩获了第二名。
中国机器人产品和团队技术实力成为这届赛场上的亮点。
表现突出的“清华队”
在机器人足球赛的成人组比赛中,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均使用“加速T1”人形机器人出战,清华大学TH-MOS队则使用宇树G1出战,值得一提的是该组别的美国国得克萨斯大学UT Austin Villa队,同样也使用了加速T1机器人进行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

此外,小型组的科技较量同样彰显中国影响力,清华THMOS战队与德国Boosted HTWK战队,均选择使用加速进化研发的“加速K1”机器人进行对战,中国机器人成为国际机器人赛事的一道亮眼风景线。

从比赛直播中可以看到,宇树G1和加速度(Booster )T1的赛场优势表现有所差别,宇树G1在赛场上的大步伐走位敏捷度很高,但在细微控球和带球方面,加速度T1小步快跑似乎更胜一筹。

据参赛人员介绍:“T1机器人重量轻、灵活,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拥有23个自由度,能够非常平稳地行走、奔跑、踢球、下蹲和从跌倒中恢复,这使得它成为足球运动的绝佳候选……”。

天眼查信息显示,这款机器人背后的公司加速进化(Booster Robotics)成立于2023年,目前已获得过4轮融资,20249月曾宣布完成亿元Pre-A系列轮融资,今年3月份,加速进化支持的清华火神队在全球机器人顶尖赛事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德国公开赛决赛中以9:0的优势夺冠,今年6月份再次获得了A轮融资。

此外,该公司创始人兼CEO程昊也是清华大学本硕背景,其本人曾担任火神队第三任队长,是自动化系2006级本科生、2010级硕士生,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也出身于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及清华火神队。

磨剑21年终夺冠

关于这次夺冠的清华“火神队”,荣誉背后也有着想象不到的长期坚持与技术攻关。

据悉,该团队自2004年就成立了,至今已走过了21年,早期的机器人研究并不吃香,投入大、产出低,团队经历过不少次经费短缺“弹尽粮绝”的时刻。

尽管如此,凭借独特的技术创新,2004年到2014年间,清华火神队代表中国参加RoboCup,多次取得前三的成绩。“火神队”创立者赵明国本硕博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1 年博士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留在清华自动化系任教,算得上是国内最早一批做人形机器人研究的学者。

赵明国(左三)

自火神队成立起,赵明国每年都会亲自带队参赛,他曾表示,RoboCup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动态对抗的标准化环境,通过对一个标志性课题的挑战,产生一个重大科学结果,解决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经完善后运用到一个现实领域,我认为这对人形机器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模式。”

2006年的国际比赛中,火神队的四足机器狗在RoboCup12米竞速走挑战赛中获得第一名,但在参加足球比赛时,成绩并不好,放眼未来,赵明国认为人形机器人更符合未来趋势,于是2006年回国就决定从四足转向人形机器人研究。

2008年,赵明国带领团队开发了一个专门用于人形机器人走路的“虚拟斜坡法”,在RoboCup拿下了亚军荣誉;近年来,随着强化学习范式给机器人研究带来的新范式,该团队在机器人“端到端”AI技术、“敏捷运动恢复”等方面业内领先,例如能让机器人摔倒后在2秒内实现起身,而这一时间在过去要接近10秒。

多年比赛生涯,火神队曾屡次斩获亚军或季军,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拿下过冠军,这也成为赵明国和火神队征战RoboCup赛场的一大遗憾,并在公开场合多次感叹,不过今年算是实现了多年夙愿。

据了解,清华火神队近几年也为机器人产业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除了加速进化这家机器人公司,另一家业内知名的机器人企业优必选也曾跟该团队关系密切,优必选现在主打的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据悉第一代产品就是基于火神队的机器人原型开发,双方在2019 RoboCup中曾合作斩获多个奖项。

2016年优必选在北京设立了机器人研究所立项Walker人形机器人时,曾由赵明国担任所长,招来了谢岩、董浩、郭宜劼、徐喆等优秀人才,不过后来随着人形机器人赛道竞争加剧,徐喆与谢岩等先后被小米挖走,曾为优必选Walker核心技术人员的董浩投身了加速进化,郭宜劼则加入了机器人公司傅利叶。

国产机器人产业大爆发

从被外国团队多年压制,到比赛夺冠且参赛队伍热衷于采用中国人形机器人平台,其实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整机研发、关键器件供应链、自主控制系统和AI融合能力方面的集中爆发势能。

具身智能技术进步正带来前所未有的机器人赛道投资热,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正在加速,以往冷清的市场开始出现不少“大单”。

本次夺冠的Booster T1机器人在自202410月开始发售,据悉该公司已累计向多国客户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

711日,据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项目总预算达1.2405亿元。

今天,业内又曝出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拿下了业内单笔中标金额最大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同日,众擎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三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同时宣布获得京东领投的新一轮融资。

而近期,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堪称“捷报”不断。头部企业如宇树科技正式开启科创板上市辅导,业内推测其最快明年上半年便可上市;银河通用完成新一轮11亿元融资创下单轮融资之最;智元机器人推动收购A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传出“借壳上市”的猜测。

新锐企业们正在快速追赶,云深处和星动纪元分别宣布完成近5亿元新融资、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星海图获得超1亿美元A4+A5轮融资、千寻智能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等等,资本加持之下,正把国产机器人推向一个全新发展阶段,也可能造就出全球竞争最激烈玩家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市场。

相关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向全球市场推出超过35款人形机器人,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2.39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50%左右,此外,全球约有56%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公司位于中国。

业内分析认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快速过渡,随着成本下探与技术生态完善,产业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全新增长极。

-END-

(文:头部科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