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CEO马斯克周二在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数量最终将达数百亿,彻底改变全球经济。他将其比作《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并称大规模自动化将带来生产力飙升和“普遍高收入”。马斯克正参与机器人产业,特斯拉目标年产100万台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但面临技术和地缘政治障碍。

2、青岛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百亿基金、八大场景与训练场齐推进

5月14日,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举行。青岛发布2025年行动方案,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发起设立百亿规模产业基金,启动训练场建设,全力构建产业发展最优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前沿领域,是未来产业重要方向。青岛瞄准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发布民政、智慧家庭等八大超级场景,提供商业化落地机会。同时,青岛布局建设训练场,打造技术验证高地。此外,青岛成立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产业发展联盟,设立产业基金,发布人才政策,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吸引优质企业集聚。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队跨界创新,音乐与带电作业机器人双突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陈鑫教授团队取得跨领域技术突破,成功研发音乐机器人与带电作业机器人。音乐机器人“海百合”通过八年技术迭代,融合动作捕捉与AI算法,实现智能演奏、作曲,2021年消博会上大放异彩。带电作业机器人则攻克高压环境技术难题,配备多层屏蔽与高精度定位系统,可完成螺栓锁卸、绝缘子清洗等复杂任务,已在多地电力检修中投入使用。
4、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开幕 机器人成展会新亮点

5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展区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吸引835家企业参展。展会上,智慧化无人装备展区备受瞩目,水下救援机器人、两栖智能机器人等科技装备悉数亮相。此外,禁毒技术装备展区展示了国产便携式毒品检测一体机等创新成果。警鸿装备专区首次设立,聚焦警用鸿蒙操作系统。展会还推出“妞妞”AI交警智能体、“警小爱”社区数字警察等便民产品,树立“暖心警务”形象。

5、“成都造”AI手术机器人国际化进程再提速

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期加速全球化布局,先后与日本医科大学、比利时ORSI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此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经口手术机器人系统完成全球首例AI+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填补行业空白。此次合作中,博恩思将依托日本医科大学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积累,联合开展远程手术、AI手术大模型等领域的科研与临床转化;与比利时ORSI学院共建全球医学机器人培训中心,推动中比在技术出海、临床培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助力“成都造”AI手术机器人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