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印象:我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青岛马拉松是我第十个全马赛事,4月20日完赛的那一瞬间,跑步软件里的等级从“顶级跑者”变为“超凡跑者”。

我在全马赛道上跑完了421.95公里,而这背后,是超过1.1万公里艰苦的训练。

青岛马拉松中签比较难,我早早的联系了赞助商朋友,给我预留了两个名额。

一个自己用,另一个送给了博士朋友。

预定名额的时候,小姐姐还是在读博士,等比赛的时候,小姐姐已经应聘当上青岛当地高校的老师了。

不过赛前两天,小姐姐很抱歉的通知我,她羊了,正在打针,不得不弃赛。

我对青马的准备相对充分,但原定赛前的清明小长假拉个LSD(长距离慢跑),因为气温骤降放弃了。好在稍早之前连续两周拉了两个LSD,目标完赛的话没什么问题。

(事实证明,一丁点的准备不足,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我喜欢大海,更喜欢跑海边的马拉松。

第一次破4在东营马拉松,PB357;日照马拉松PB353;杭州马拉松PB345… …

听说青岛马拉松坡比较多,就不追求PB了,4小时甚至410左右完赛就差不多。

不过,赛后我才想明白一件事,青岛和另外那三个海边城市是不一样的。

东营、日照、杭州都是大江大河入海口,是冲积平原,一马平川,几乎没有坡。杭马所谓“绝望坡”甚至不如我平时在小区训练的坡大,我跑的时候都没意识到那是个坡。

青岛不一样。

青岛马拉松的官方比赛服上有两句话:热爱至上,奔赴山海(我的是热爱至上,前面老哥的是奔赴山海,貌似是随机分配)。

山和大海。

青岛是连共享单车都没有的山城,到处都是坡。

早上迎着风走出酒店的时候,立马迷路了。

打开手机,导航一直在跳,找不到去起点的路。

恰好遇到半马245的美女兔子正在打车,小姐姐看我一会儿跑到东边一会儿跑到西边,就问我要不要一起走。

我说非常感谢。

一路上简单聊了当兔子的趣事,很快就到了交通管制的路口,因为半马起跑区和全马起跑区不在一个路口,下车挥挥手说再见。

那种健康的美,让人印象深刻。

小姐姐说,那就再见了,我245在赛道上遇不到你了。

赛后才想起来,怎么没有要微信。

大家不要多想,我忘了分担一半的出租车费,应该要来微信还给人家。

赛后我从工作人员那里要到了24个坡的名字:

1奔腾坡2追风坡3英雄坡 4登顶坡5观海坡6海韵坡7踏浪坡8神舟坡9逐梦破10好汉坡11幸运坡12林曦坡13青春坡14登月坡15千帆坡16琴屿坡17向阳坡18云霞坡19热爱坡20幸福坡21希望坡22荣誉坡23抽筋坡24胜利坡

不过有些坡的名字和我赛时的记忆有点出入。

比如我印象中第17号坡是千帆坡,而实际上是向阳坡。

人的记忆是会欺骗自己的。

之所以对17号坡印象深刻,是因为我在那里跑崩了,我印象中,那是在第28公里。

在28公里之前,我跑的都比较轻松。

前几公里甚至在刻意压低速度。

因为不追求PB,我还问被我忽悠来参赛的同事小姐姐要不要陪跑。这是她的首马(半马),她平时训练速度是6分半到7分钟,我给她的建议是7分钟到7分半配速匀速完赛就可以。

她说她男朋友陪跑,我说那就不当闪亮的灯泡了。

赛前我见到了那个少年,还握了手,小麦色的肤色,眼里有光。

青马的赛道比较有意思,半马的终点冲刺赛道和全马赛道在一起,只是用一个隔断分开。

这样全马跑友会和半马跑友肩并肩跑过半马终点。

半马终点在青岛奥帆基地,游人如织,在海啸般的欢呼声中通过半马终点的时候,肾上腺素、多巴胺、内啡肽分泌了个遍,那种兴奋的感觉甚至比全马完赛还要心旷神怡。

我抬头看到了半马终点的计时器,大概是155左右,和我的跑表对不太上,也没多想。

一般来说全马成绩是半马成绩的两倍加10-15分钟。掐指一算,一切似乎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然而赛后我才知道,青马是两枪起跑,全马半马起跑时间差10分钟,那个半马计时器要加10分钟才是我的半马枪声成绩,再剔除掉起跑线前的时间,我实际半马时间恰好2小时。

其实也还可以,和赛前410-420之间完赛的预期目标比较吻合。

第25公里的时候,我吃了第二支能量胶,突然有一种心里发慌的感觉。

腿软。

前面每个坡我都基本保持匀速通过,开始超预期透支体能。

第28公里冲坡顶的时候,看到对面折返回来230梯队选手正在咬牙切齿的坚持。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没错,我跑崩了。

平路还好,依然能维持大约630甚至600的配速,但下一个坡的时候,我抬不动腿了,只好走上去。

30公里,吃完第三支能量胶,在补给站开始喝水,吃水果,赛前预期泡汤了,那就慢慢完赛吧。

跑崩的不止我自己。

每个坡,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加入“散步大军”。

这也让我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欣赏满眼的腿:青马美女如云。

第35公里,我看到了对面折返跑道上的545兔子,过了一会儿,又看到了关门兔,后面缓缓跟着一辆收容车。

参加过十次马拉松的我,第一次萌生了要上收容车的冲动。

我真的坚持不住了。

每一次呼吸都是痛苦,每一步都是疼痛。

看到“抽筋坡”的时候,我欣慰的笑了。

抽筋坡是第23号坡,意味着后面只有一个坡了。

赛后跑友们核对了跑表显示的海拔变化,青马其实共有40个坡,42.195公里的赛道上,几乎每一公里都是坡,这24个只是有名有姓的而已… …

胜利坡之后,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平缓赛道,进入全马终点。

这一公里,我依然能跑出6分钟左右的配速。

跟着445的兔子完赛。

枪声成绩446,净成绩443。

是我有史以来最差的成绩之一,唯一更差的一次是因为给基友陪跑,不能算数,那这次青马就是我的PW(个人最差)。

几个月前的济南马拉松,也有一些坡,因为一直控制心率和速度,跑完后体力还好,打不到车,我找了辆共享单车骑车10公里回家了。

青马跑完后,领了完赛包我迈不动腿了,连去取存包的力气都没有,只好坐在路边休息。

差不多半小时后才有力气去取了存包换了衣服。

精疲力竭。

我坐在路边,把完赛包里的知名的不知名的饮料喝的干干净净,看人来人往。

回味起起伏伏的坡,就像人生。

跑友在群里戏称,跑完青马24坡,人生从此是坦途。

从终点出来,只等了10分钟就坐上网约车回了酒店。网约车师傅听说我跑的全马,表示非常的佩服。我苦笑着说,跑的很差,但青岛的风景太美了。

朋友赛后要请我吃饭,我说我一步也迈不动了,于是给我定了一份青岛特产排骨米饭送到酒店房间,问我明年还报不报青马。

我第一反应说不报了,想了想又说,报,来看腿。

后记:

根据组委会统计,青马全马报名人数为54658人,半马为92408人,迷你跑为31830人。赛事总规模为2.5万人,其中全马9000人、半马12000人、迷你跑4000人(含家庭组)。最终全马中签率为5.97%,半马为8.14%,迷你跑为11.59%。

9000人中,实际完赛只有7400多人。


(文:路过银河AI)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