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上海工业智能中心
“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挑战是,实现‘具身通用人工智能’。”
这句话出自图灵奖得主、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短短两年间,“具身智能”已从学术概念进化为产业风暴眼,在2025年达到了市场竞逐的沸点。
资本嗅觉最能感知价值流向。
据MarketsandMarkets研究,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正以45.6%的惊人年复合增长率狂奔,从2023年的18亿美元直指2028年的138亿美元关口。
在时代更替之际,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作为成果转化示范区、产城融合试验场,正式成为上海市南部科创中心及智能制造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名片”。
2025年4月28日,由北京甲子光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主办,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联合承办的「AI共潮生——2025甲子引力X科技产业新风向」大会即将上海工业智能中心拉开帷幕,其中一个核心议题,就是具身智能。
「甲子引力」是「甲子光年」重磅打造的中国科技产业顶级质感会议IP,旨在站在当下中国时点,聚焦“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 议题,建立共识,巅峰论道,定调未来,促进连接,传达中国科技产业融合之路的方法论和最强音。
在今天这样一个具身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具身智能有如此之高的关注度,「甲子光年」又为什么选择在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举办「甲子引力」大会?这场大会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1.具身智能:从图灵预言到人机共生的跨越

1950年,艾伦·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中埋下一颗种子:真正的智能机器应具备“与环境交互、自主决策与执行”的能力。
这个被称作“具身智能”的设想,如同封印在论文中的未来图景,在随后70余年间始终游走于学术殿堂与科幻想象的夹缝中。
转机出现在大模型掀起的新一轮智能革命。
当AI突破虚拟世界的边界,具身智能终于挣脱概念桎梏——2024年谷歌DeepMind推出提升机器人决策速度14%的新模型,英伟达斥资押注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AI并成立GEAR实验室,这些动作昭示着技术巨头正将“钢铁躯体”植入“硅基大脑”。
这场觉醒背后是交互范式的颠覆。
如今的具身智能已非简单执行指令的机械臂,而是融合多模态感知、动态环境理解与自主决策的“类生命体”:它们能辨识别医疗场景中的细微体征波动,可捕捉教育互动中的认知盲区,甚至在家居环境中预判主人尚未言明的需求。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认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它将使机器更加人性化,更能够理解和适应人类的世界。”她的观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具身智能将会在医疗、教育、家居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巨头们纷纷下场投入这场博弈,这是技术的较量,也是对未来世界的一场探索与定义。
所以在这样一个具身智能火热的今天,「甲子光年」站在技术潮头,希望与行业一起探讨具身智能最前沿的技术动态,以及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于是,就有了4月28日在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这场「AI共潮生——2025甲子引力X科技产业新风向」大会。
2.为什么是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智能机器人是AGI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工业4.0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正在具身智能的加持下,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成为制造业的新变革者。它们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在重塑生产流程和工作环境。
作为工业4.0时代的先锋,智能机器人正引领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汽车制造到电子产品组装,从食品加工到制药行业,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它们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推动着工业的创新和发展。
根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
广阔的市场规模之下,一些变革正在发生。
作为上海市四大人工智能创新融合载体之一,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四智产业,其区域内聚集了“机器人天团”。比如我们熟知的节卡机器人、非夕科技、飒智智能、钛虎机器人、鲸鱼机器人、海神机器人、智世机器人、桥田智能、微亿智造等等。这些代表企业在今年更是乘势而起、动作频频。
换句话说,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是目前中国最适合承办具身智能相关产业活动的“风水宝地”。
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深入,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的创新和发展。
那么,具身智能将如何重塑人机交互的未来?具身智能与人类认知:模仿还是超越?智能机器人又有哪些最新的亮眼表现?
2025年4月28日,「甲子光年」将在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召开「AI共潮生——2025甲子引力X科技产业新风向」大会。
本次大会将汇聚全球知名行业领袖、产业大咖、技术极客和科技新贵,关注全球AI产业发展奇点,共同定调未来科技产业趋势,激发科技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
在本次大会的圆桌对话环节,「甲子光年」与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共同邀请了节卡机器人董事长兼CEO李明洋、微亿智造董事长兼CEO张志琦、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邵天兰、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达武创投联合创始人 荆涛等一众具身智能产业链领军者,与观众一起探讨,在AI大模型加持下,具身智能的“寒武纪大爆发”。

3.大会还有哪些看点?

看点1: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30个判断
4月28日上午,甲子光年创始人、CEO张一甲将重磅发布甲子光年智库趋势报告:《AI共潮生: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30个判断》。立足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动态,给出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30个明确判断。
看点2:顶级大咖巅峰对话,探讨中国AI如何重塑全球AI价值坐标系
报告发布环节之后,由甲子光年创始人、CEO张一甲主持的巅峰对话环节,邀请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CEO李大海、云深处科技创始人&CEO朱秋国、北京并行科技董事长陈健、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单记章四位行业领军者,共同探讨“中国AI如何重塑全球AI价值坐标系”的话题。
看点3:算力与Agent,AI产业两个关键议题
除具身智能圆桌对话外,4月28日下午,「甲子光年」还设置了另外两场干货满满的圆桌对话,话题分别聚焦算力与Agent这两个2025年AI产业同样高度关注的关键议题。
-
圆桌对话【算力】
在该环节中,甲子光年邀请希捷科技中国区市场营销负责人 俞康、西云算力CEO 庄宁、趋境科技CEO 艾智远、Zilliz 合伙人兼研发 VP 栾小凡、真知创投董事总经理 陈超等嘉宾,共同探讨《数据筑基·算力革新:协同存储与异构,解锁AI时代新质生产力》的话题。
-
圆桌对话【Agent】
在该环节中,甲子光年邀请e签宝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政企事业群总裁张晋、容联云副总裁,诸葛智能创始人孔淼、未来式智能创始人兼CEO杨劲松、易点天下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张奥迪、flowith联合创始人兼COO吴熠宸、维度AI创始人兼CEO杨宇梁等嘉宾,一起交流《AI Agent商业化的“破壁之战”——万亿级市场爆发前夜》的议题。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AI共潮生——2025甲子引力X科技产业新风向」大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在这里,我们将见证智能科技如何改变世界,如何塑造未来。
4月28日,上海工业智能中心,我们不见不散。

(文:甲子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