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公司联合《智能矿山》发布“矿山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实践特刊”征稿邀请函

近些年,国家陆续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等文件,标志着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矿山机器人的应用对于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我国矿山机器人技术应用进展,促进矿山机器人技术成果交流,推进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进程,《智能矿山》联合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机器人+矿山”产业协同推进方阵理事长、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雷担任特刊客座主编主持策划,拟在《智能矿山》2025年第8期出版“矿山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实践特刊”,现面向全国煤炭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设备厂家等矿山机器人研究及应用机构征集特刊文稿,征稿方向及要求如下:


征稿方向


(1)矿山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与集群管控平台:矿山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建设目标、发展路径、运移平衡和执行机构设计、井下防爆与可靠性设计、长时供馈电及电源管理、大数据融合与利用、智能感知与险情识别、虚拟现实及数字孪生、系统集成和集群化作业、协同控制及管理调度、集群管控平台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2)矿山机器人井下通信与定位导航技术:基于5G/WIFI6的矿山机器人高速通信、井下复杂环境SLAM技术、机器视觉与目标识别、自主精准定位导航、避障与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3)矿山煤机类采掘运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矿山综采、综掘、运输等生产环节涉及的采煤机器人群,超前支护机器人,掘进机器人,钻锚机器人,钻孔机器人,无人驾驶运输车,破碎机器人及机器人的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4)矿山巡检、辅助作业、救援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矿山井下管理及作业过程中各环节涉及的巡检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清理机器人、监测机器人、喷浆机器人、排水机器人、砌筑及安装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各类多功能工程作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5)基于具身智能的矿山机器人系统发展研究:矿山智能机器人的类脑视觉传感技术、多模态大模型的矿山具身感知与可信决策技术、矿山机器人边端部署和实时自适应技术;矿山机器人自主编程与进化技术、矿山机器人标准行为库数据采集技术、矿山机器人安全交互关键技术等。


(6)矿山机器人建设示范工程经验:智能化矿山机器人示范工程建设现状与规划,示范工程建设方案、应用推广经验、关键技术与成效等。


(7)其他领域机器人:电力、物流、石油化工等领域特种作业机器人的带电作业技术、远程监控与自动化技术、智能检测与诊断技术,智能搬运与分拣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防爆安全技术、紧急响应与事故预防技术,高精度检测技术、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等。


▍征稿类型


特刊文稿类型包括企业/人物/团队专访、视角•观点(国内外技术综述)、智能示范矿井、对话、机器人科普、革新•改造、学术园地等类型,各类型文稿范例可登录http://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网站免费下载。

▍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为原创、未公开发表的作品,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或反映矿山机器人专业领域的新思想、新成果、新举措;或反映新技术、新装备的进展与实用情况等。


(2)文稿形式可不限,技术+科普形式为佳,无需理论、公式内容。除“学术园地”栏目外,其他栏目文稿无需摘要,4000字左右。


(3)本刊全彩印刷,要求图文并茂,须在文中插入与内容相关的应用场景、设备实物、技术原理等高清美观图(须直接插入visio或其他绘图软件绘制的原图,以便排版时直接编辑),每张图须有准确具体图名,并在对应处引出。


(4)请在文稿最后附作者简介(单位、职务、职称、从事的工作及研究方向、重要业绩与荣誉等)、手机号、电子邮箱等。


▍投稿及评审方式


请将文稿于2025年5月15日前,以word形式点击链接https://send2me.cn/3ZPjG6bG/Ro-beFSF2RdJ9w提交,编辑部将对文稿进行初审—外审—终审,通过审查的文稿将在《智能矿山》期刊刊登,部分文稿可推荐到《煤炭科学技术》《煤矿安全》等核心期刊(需再通过各刊“三审”的稿件方可录用)。


▍成果推广


(1)优秀文稿的作者将有机会在2025年举办的“机器人+矿山”高峰论坛及新成果发布研讨会作报告,并参与在线讲座、智能矿山零距离、走访矿企、圆桌论坛等多形式活动。


(2)为加强对矿山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实践特刊宣传推广力度,以《智能矿山》杂志为主体,配套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智能矿山网、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网站和数据库,以及“智能矿山杂志”公众号、视频号、今日头条、微博、抖音、bilibili、邮箱和短信群发、近百个行业微信群等1+N全媒体传播平台,对相关成果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


▍联系方式


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王皓天 17696628683

《智能矿山》编辑部:赵瑞 13681064416

附件1:“矿山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实践特刊”客座主编简介

附件2:《智能矿山》各类型文稿撰写要求

附件1:“矿山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实践特刊”客座主编简介


王雷,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智能化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工信部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挂帅榜单榜主,工信部煤矿机器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机器人+矿山”产业协同推进方阵理事长、煤炭行业煤矿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矿用机器人标准总体组副组长,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外导师;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国科协人才评审专家、工信部人工智能专项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领域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创新评审专家、辽宁省火炬计划专家库专家、辽宁省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集群专家委员会专家、深圳市科创委专家。中煤科工集团煤矿机器人产业链链主单位负责人、机器人学科与产业建设负责人、煤矿机器人创新团队负责人、煤矿机器人产品线负责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辽宁省煤矿安全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智能矿山》杂志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设备分会理事、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智能矿业网智库专家、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副理事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协会副理事长等。

近几年,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基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获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60余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5项,制定行业标准4项、在研煤矿机器人团体标准15项、行业标准3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8篇。获行业及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市级一等奖6项。先后荣获“全国首批首席人工智能官”“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技能大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个人创新奖”“抚顺青年五四奖章”“中煤科工集团劳动模范”“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高级人才”等荣誉称号。


附件2:《智能矿山》各类型文稿撰写要求


《智能矿山》(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是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首个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最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由王国法院士担任主编。


期刊刊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实用易懂,以求人人愿意看、看得懂、用得上,以做智能矿山建设的深度报道者、智能矿山发展的全程记录者为己任,全面报道我国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中的先进技术与应用情况,力争打造引领矿山智能化技术发展影响力大、覆盖范围广、传播力强的权威杂志,为加快推进我国智能化矿山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矿山》各类型文稿撰写要求如下:

1. 人物专访:宣传报道智能矿山建设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人才,讲述从业故事,推广科技成果等,请以技术为主线,可采用科普表达形式以第三人称或采用对话形式撰写稿件,3000~6000字/篇,撰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人物简介(包括职务职称、荣誉奖项、论文专利等,重点主持/参与完成的智能化项目,解决的实际问题,300字以内)及工作照片。

(2)如何结缘矿山?为何选择这一行业?简述工作历程。

(3)概述个人或带领团队取得的业绩成果与贡献。

(4)讲述攻克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的经历与故事,最好列出1~2个真实场景或动人片段。

(5)详述解决生产实践难题的过程、方法与效果。

(6)分享人才管理与培养等方面的经验。

(7)对煤矿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展望与期待。

附:“人物专访”对话形式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paper/466063;

第三人称叙述的分层级标题形式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paper/477735。

2. 企业专访:讲述企业智能化成果、目标规划、难题解决、未来发展等,可采用科普表达形式以第三人称或采用对话形式撰写稿件,3000~6000字/篇,撰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简介(包括企业历史、创新优势、科技成果等,300字以内)及照片。

(2)在矿山智能化建设成果的总体布局、规划和目标。

(3)在矿山智能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与进展及应用实例与效果。

(4)智能化矿山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5)在智能化矿山建设过程中的新方法、新经验,以及企管之道、人才培养之道等。

(6)对未来的发展展望。

附:“企业专访”对话形式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paper/476971;

第三人称叙述的分层级标题形式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paper/466062。

3.团队专访:宣传报道在矿山智能化领域具有一定贡献的一线科研、技能、管理人才或团队,讲述其科研故事,推广其科技成果。请以技术为主线,采用科普表达形式以第三人称撰写稿件,3000字/篇以上,撰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概述个人或团队取得的业绩成果与贡献

(2)讲述攻克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的经历与故事

(3)详述解决生产实践难题的过程、方法与效果

(4)人才管理与培养等

附:“团队专访”栏目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paper/480694。

4.视角·观点:分享观点、经验,探索智能矿井建设模式与路径,或综述评论智能勘探、开采、掘进、运输、通风、安全、监控、通信、分选,以及5G、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专业领域的文稿,3000~5000字/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研究或实践现状;

(2)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关键技术的突破;

(4)未来展望。

附:“视角·观点”栏目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12597.html。

5.智能示范矿井:宣传报道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成果与管理经验,相关高清图片不少于8张,3000~5000字/篇。文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简介(附企业照片);

(2)智能化矿井全面建设成果或某一突破性成果纪实;

(3)技术及管理经验与方法;

(4)亮点或创新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5)面临的技术难题

(6)规划与展望等。

附:“智能示范矿井”栏目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12601.html。

6.对话:由主持人与1位或多位嘉宾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访谈、解读或讨论,通过观点碰撞和经验分享,为读者带来多元的视角和思考。3000字以内。

附:“对话”栏目文稿参考范例(不限于此范例形式)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paper/508543。

7. 太阳石科普:宣传煤炭能源领域的科技、产业进步与前沿技术,同时将行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有趣的科普解读。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普及性,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煤炭能源的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对能源问题的科学认识,附5~8张高清图片,2000字/篇左右。文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煤炭的开采、加工、利用技术,环境影响;

(2)煤矿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等。

附:“太阳石科普”栏目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64378.html。

8.革新•改造: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高级技工等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在生产实践中的发明创造、改革经验等实用技术与专利,3000字/篇左右。文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矿山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改造方案;

(2)改造原理;

(3)创新与优势;

(4)应用效果。

附:“革新•改造”栏目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12602.html。

9. 学术园地: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专业领域技术文稿,3000~5000字/篇。文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最新科技成果研究进展;

(2)技术原理及方案;

(3)关键技术突破及创新点;

(4)实践应用效果。

附:“学术园地”栏目文稿范例下载链接

https://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12603.html。


关于中煤科工机器人


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国资委所属大型中央企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二级子公司,也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定点发展特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基地。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煤矿、铝镁、钢铁等特种行业巡检、辅助作业、救援机器人产品,机器人集群指挥调度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多行业融合应用。是中煤科工集团煤矿机器人产业链链主单位,机器人学科与产业建设牵头单位、煤矿机器人创新团队负责单位及煤矿机器人产品线牵头单位,致力于打造中国矿山具身智能机器人原创技术策源地及现代产业链链长,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实用型“机器人+”领军企业


来源: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文:机器人大讲堂)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