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没有想到写了那么多 DeepSeek 如何厉害、如何好用之后,忽然间回到初心,写一写怎么才能「用上」。
最近 DeepSeek 官方服务的情况,大家也知道,非常不稳定。基本只能支撑一轮对话,多问一句就服务器繁忙,或者卡着跑不出来。于是慕名而来的用户们,只能满大街地找其它渠道。
真是令人想起了当年 GPT 刚出时,满世界打游击的盛况啊。
类比于游戏,大模型的服务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官服和渠道服。当然还有 API,但如果官方卡得一塌糊涂,API 也就只能想想。
还有一种解决卡顿的「终极」方案:本地部署。已经安排技术部同事 kuku 一顿测试,马上就能端上来。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渠道服」正在快速跟上,作为对官方服务的补充。这些渠道服各有各的优劣,我们收集了一些并小测了使用体验。
https://siliconflow.cn/zh-cn
目前比较热门的渠道服,注册即送 2000 万的 tokens。目前 SiliconCloud 正在做活动,通过邀请码注册,两边都可以获得 2000 万的 tokens。
硅基流动提供的模型选项很多,其中不乏低价乃至免费的。
看上去 tokens 是不愁了,不过使用起来要绕一点。硅基流动有自己的体验中心有文本对话的窗口。
但不太好用,还有一种方法是搭配 Chatbox:借硅基流动生成 API,贴到 Chatbox 里。后者是一个搭建得比较完整的对话 bot,前者的个性化空间更多一点。实际上,只要你能连得上 DeepSeek 的开放中心后台,且账号里有余额,也可以直接从官服生成 API。
老实讲目前借助 API 的供应,都是不太稳定的。而且 DeepSeek 已经暂停了 API 服务充值。
新账号有 10RMB 的赠送余额,怎么说呢,也可以用,但就是不太经造。我注册了 Chatbox 之后,一直在碰到吞答案的情况。虽然账单看也就花了几分钱,但花了 tokens 却什么都没看到,很浪费时间。
Groq 是一个专门收集推理型开源大模型的集成平台,使用针对 AI 语言和推理的 LPU,主打一个「快」。
好处是真的快,非常快,这也是它们引以为豪的一点,甚至会把响应速度标记出来。
Groq 没有引入满血 R1,不过 70b 的蒸馏版,普通使用够了,适合一些短平快的任务,比如翻译、一些简单的生成。
不过,Groq 不是百分之一百的稳定,也会有宕机的情况。
Groq 这个渠道,是简单对话比较好的选择。虽然不是满血,也没有提供太多选项,胜在打开就能用,可以看到 R1 的思维链过程,稳定性到目前为止没有大问题。不能通过 API 联网,但问题不大。
https://chat.scnet.cn/#/home
提供三种选项,但稳定性、交互和速度都比较一般。离谱的时候需要刷新一次,出一段回答,刷新一次再出一段回答。
秘塔明晃晃地打出了广告,目前在网页版支持 DeepSeek R1,客户端还要稍等。
秘塔在深度检索上就很强,接入 R1 之后,简直是天作之合、强强联手。在同一个问题下,秘塔的满血版 R1 给出了更多细节以及例子。
相比于 Groq,秘塔不仅检索更有深度,信息也更即时,这是它在「游戏的官服和渠道服有什么区别」问题下,涉及到的来源:
秘塔是一个垂直于调研、学术等场景的 AI 产品,适合对检索深度有要求的使用。因此交互设计上,不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并且,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拆解成分析,包括最典型的「Strawberry 里有几个 r?」
哪怕是数字母这样的任务,秘塔也会做检索,甚至还联系到了草莓的基因学研究……
如果是文本生成任务,优点是会主动理解 prompt 中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检索。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脚本任务的生成任务,除了按要求给出脚本,还外链了很多创作指南——它就非得用检索的思路来理解所有任务。
根据对要生成的文本的要求,有时候会触发跳转到秘塔写作猫,就需要单独注册登录了。涉及到检索和分析的,会留在秘塔内完成。
整体上,秘塔是现有渠道服里,最能结合自身和 R1 优势的。使用也很稳定,而且更新、更详尽,同时也保留了 R1 的思考过程。
华为小艺:最快上线的端侧 DeepSeek agent
秘塔虽然好用,但还没有在 app 内安排上。移动端使用,现在利好华为纯血鸿蒙用户:升级小艺助手到 11.2.10.310 版本后,可以看到 DeepSeek 出现在小艺的智能体广场中。
小艺版的 DeepSeek 沿用了对话 bot 的形态,背后的模型是 DeepSeek-R1 Beta。
Beta 的上下文长度性能、回答准确度以及功能尚处于一个比较基础的状态。跟官服相比,有两个重要的不同:不展示思维链过程,以及不提供联网选项,只能被动触发。
另外,小艺对上下文的支持比较有限。这个数据没有公开,但是经过测试,输入应该不超过千字。
这或许跟 DeepSeek 接入小艺的形态有关系,在介绍里可以看到,这是「基于 DeepSeek 开源版本部署的智能体」。
比如,还是「文学创作会被 AI 取代吗」这个问题下,它的表现跟秘塔如出一辙。
从实际使用来看,它更像是一个 agent 化了的「秘塔+DeepSeek」。考虑到小艺作为纯血鸿蒙的系统级 AI,是真正的「亲儿子」,agent group 比较像封神里的质子团:来是来了,发挥空间不大。
从上面的菜单设置可以看到,DeepSeek 的 agent 已经是三级菜单。如果想要通过语音交互,直接呼出的是小艺。想用 DeepSeek 的话,还是要手动点点,进入专门的智能体。
在官服支棱起来之前,体验最好的是秘塔的 web 端:最大程度保留 R1 的 CoT 特色,同时结合了秘塔原有的深度检索,保证信息来源的可复核性,同时服务器连接稳定,是唯一一个没有大崩过的渠道。
除了不能当聊天搭子之外,大部分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跳转自家的写作猫产品,也可以理解吧。不过,秘塔的 app 还没有更新,端侧表现如何有待检验。
说一千道一万,稳定性还得指望 DeepSeek 官方,千百万用户都在翘首以盼。DeepSeek 的工程师大佬们,你们千万别累着,但也别歇着啊。
(文:APP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