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审查仍然是一个缓慢的手动流程,给法务团队带来巨大压力,迫使律师们不得不梳理冗长的法律条文、标记风险并解释法律术语。
此轮 C 轮融资由高盛成长权益基金领投,现有投资者 World Innovation Lab(WiL)继续跟投。新加入的投资方包括日本森滨田松本律师事务所、瑞穗银行以及商工组合中央金库。
C 轮融资使 LegalOn 的总融资额突破 2 亿美元。其投资者包括软银愿景基金、弘毅投资(原红杉中国)、日本风投机构 JAFCO 以及三菱 UFJ 银行。
事实上,这一问题如此普遍,以至于过去几年总部位于东京的LegalOn Technologies 一直对该市场敞开大门:该公司声称,其面向法务团队的人工智能合同审查软件目前已被日本、美国和英国的 7000 家机构采用,并在日本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该国 25%的上市公司都在使用其平台。
LegalOn 的人工智能合同审查工具 Review 能根据律师编写的操作手册及每位客户的法律标准识别风险并提出修改建议。该公司宣称 Review 可将审查时间缩短高达 85%,同时提升质量和准确性。
然而成功并未削弱LegalOn 的雄心。该公司目前希望进一步开发生成式 AI 工具以完善其软件生态,并为此于近期筹集了 5000 万美元资金。
尽管大量新资金将用于开发更多AI 代理产品,该公司也正在加强其在美国和英国的市场推广力度。据称,其在这两个市场的业务量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四倍。
LegalOn 拒绝透露其估值。
LegalOn 由两位前企业律师角田望和小笠原正孝于 2017 年创立,旨在解决合同审查流程前后耗时的任务,例如整理法律请求和自动化合同管理。
LegalOn 全球首席执行官 Daniel Lewis 表示,该公司凭借其基于律师起草的专业法律内容这一基础,在众多使用 AI 的法律科技初创公司中脱颖而出。他指出,这一基础使 LegalOn 不同于其他需要用户从头构建规则,或使用缺乏法律工作所需精确度的通用 AI 模型的工具。
“我们的方法确保合同审查符合实际法律标准,使输出结果对法律团队而言更加准确、一致且实用。此外,我们拥有50多份由律师编制的审查指南,能无缝集成到现有工作流程中,并且我们的解决方案在第一天即可开箱即用。”刘易斯表示。
就在上周,这家初创公司推出了另一款工具:事项管理系统可帮助法律团队追踪合同请求、分配负责人、将事项与相关人员及文件关联,并与其他部门协作。
该公司还与OpenAI 达成了一项非股权技术合作,使 LegalOn 能够使用 ChatGPT 开发商的先进大语言模型。
“这是一项技术合作,”刘易斯解释道,“它让我们能提前获取他们的最新模型,并使我们的工程师能够与 OpenAI 的工程师并肩工作。因此在这方面,这将推动我们利用卓越技术构建尖端 Agent 的目标,同时能基于我们专有的法律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落地。”
人工智能革命正成为全球法律科技初创企业的强劲助推力。今年6 月,Harvey AI 获得 3 亿美元 E 轮融资 ,估值飙升至 50 亿美元;去年 Clio 同样完成 3 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到 30 亿美元。
尽管生成式 AI 正在改变法律行业,但 Lewis 认为它不会取代律师。“这项技术尚未成熟,而且取代律师甚至不是我们的愿景,“他表示。“律师仍掌握着主导权。目前 AI 无法完美处理的事务,恰恰是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工作。而那些勇于承担监督、修改和行使判决责任的法律从业者,正从 AI 中获得最显著的杠杆效益。“
参考资料
编译:ChatGPT
(文:Z Potent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