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是全球AI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六成



文| 李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4月24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出席国新办发布会,就我国人工智能(AI)领域知识产权相关情况回应记者提问。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为技术和产业提供制度供——包括及时修改完善《专利审查指南》,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

据南都记者了解,2024年1月正式生效的《专利审查指南》增加了AI相关专利审查细化标准。2024年12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就《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并于12月31日发布试行版本。针对发明人身份问题,《指引》给出明确的答案——人工智能系统目前不能作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因此不能作为发明人

根据《指引》,发明人应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对于人工智能辅助作出的发明,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可以署名为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同时《指引》强调,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发明,在我国当前法律背景下无法赋予人工智能发明人身份。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回应和解决了有关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主体、保护客体、审查标准等热点问题。”申长雨说。

聚焦AI重点领域,申长雨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为相关专利申请提供快速审查服务,严厉打击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申请行为,同时加快AI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运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效能。

面向未来,申长雨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AI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发力方向。

一是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是提高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健全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体系,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按需审查服务力度,做好相关发明专利分析预警和导航服务,指导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池,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促进更多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赋能相关产业发展。

三是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推动完善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促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造福全人类。



(文:AI前哨站)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