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可大幅加快新型半导体材料性能分析和测试速度。该系统结合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和材料科学,能自主判断探针接触材料最佳位置,并快速规划移动路线。24小时内,机器人可完成超3000次光电导检测,每次耗时不到30秒,且数据质量高。这一技术突破将极大提升高效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研发进程,为下一代电子器件诞生铺平道路,还有望应用到其他精密测试领域。

2、Figure CEO:人形机器人将大规模部署

近日,Figure创始人兼CEO Brett Adcock在对话中透露,公司最新设计的机器人成本降低约90%,未来四年内将在新工厂实现年产10万台人形机器人,并最终向全球输送数亿台。他认为,机器人领域的指数级发展得益于硬件可靠性的提升和神经网络的卓越表现。Adcock强调,公司致力于打造通用型机器人平台,使其能学习适应复杂任务。他预测,有生之年,人形机器人将在多数工作上超越人类,使工作成为一种选择,并推动全球GDP增长。

3、星灿智能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布局家庭智能机器人市场

深圳星灿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期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产业链上下游资本。该公司由自动驾驶专家李战斌博士于2025年3月创办,聚焦无人驾驶与具身智能技术,目标成为家庭智能机器人全球领军品牌。团队汇聚多位资深软硬件专家及高学历人才。星灿智能以割草机器人为市场切入点,凭借先进技术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智能避障等功能。目前,公司正与多家潜在客户洽谈合作,未来还将拓展至智能轮椅等更广阔的家庭智能机器人市场。
4、小雨智造获亿元级A+轮融资

近日,北京小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滴滴领投,北京信产基金追加投资。此前,小雨智造已获小米集团等多方资本支持,黎万强也在种子轮融资中押注。滴滴投资旨在实现技术共享与协同发展,拓展新市场。小雨智造将“一脑多形”技术应用于智能焊接机器人,与松下联合推出产品并完成试运营。目前,小雨智造已获多家行业龙头合作,未来将继续深耕制造业核心场景,推动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

5、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启用 备战世界赛事

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近日启用,北京林业大学霹雳火队等8支队伍首批进驻,备战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7月5日,该基地举办首场3V3机器人足球训练赛,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炽队对阵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实训基地由三部分组成,室外足球配套区域设5块足球场,配备齐全设备。基地启用标志赛事筹备进入新阶段,助力参赛队伍提升实力。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