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设立人形机器人基金100亿!同期 “ 武汉大学 ” 设立机器人学院



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计划分两期组建,首期规模50亿元。

作者|机器人开放社区


机器人开放社区获悉,据湖北省引导基金官方公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已完成合伙协议签署、工商注册和首期实缴出资。
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计划分两期组建,首期规模50亿元,其中: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武汉产业基金各认缴20%,长江证券、湖北省科投集团各认缴30%,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核心领域,包括湖北省重点发展的人形机器人链主企业及具有核心技术实力的零部件、脑机接口、控制系统、模型算法等战略性、先导性的科技型企业。

在创业投资方面,该基金联动高校科创团队,加速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依托“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联合湖北省内顶尖高校院所,为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项目提供“资本+产业+场景+管理”全方位赋能。

据了解,该基金重点瞄准实验室突破性技术,构建湖北“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孵化-规模应用”的创新闭环,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

在产业投资方面,聚焦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一融合AI与高端制造的未来赛道,集中投向链主企业及在具身智能、仿生控制等前沿领域拥有突破性技术的“专精特新”与初创团队。该基金精准布局核心零部件研发与量产,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供应链韧性。

机器人开放社区了解到,在6月份,武汉设立1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100亿元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投资母基金。并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容错制度,不对单支基金、单个项目盈亏考核,综合评价引导基金的整体效能;人形机器人的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可允许100%亏损。

今年上半年,当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作为国内规模最大(7000平米)、场景最全(23个)、机器人最多(100余个)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该中心联合丁汉、陈学东、刘胜3大院士团队、高校和企业共建产业联盟,推动技术从实验室到产线的“最后一公里”贯通,已有31个关键零部件实现85%的本地配套率。

同期,武汉将在光谷、南太子湖、汉江湾设立人形机器人专区和1万平米以上的创新创业空间,完善创新载体和开源环境,打造高品质孵化载体,引导人形机器人创新项目集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7月2日,武汉大学宣布成立机器人学院,学院将从小米、宇树科技、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2024年3月,武汉大学联合小米宣布成立机器人系,并设立“机器人技术”硕士专业,据介绍,该硕士专业包括机器视觉与人机交互、机器人导航与规划、机器人系统与控制、机器人应用技术等四个特色研究方向




(文:机器人开放社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