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 OpenAI 或收购全球第一浏览器 Chrome,你的上网体验可能要巨变了

全球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 Google Chrome,可能要被 OpenAI 收购了。
据路透社报道,在美国针对 Google 的反垄断审判中,ChatGPT 的产品负责人 Nick Turley 表示:如果法院最终裁定 Google 必须剥离 Chrome 浏览器以恢复搜索市场的竞争,OpenAI 将有兴趣收购 Chrome。
只是,当 OpenAI 向 Chrome 投来目光,背后的意图或许绝不是「做浏览器」那么简单。
恐被迫剥离 Chrome 浏览器,OpenAI 高管喊话收购
这场看似偶然的「收购预告」背后,其实早已蓄势多时。
早在去年,美国司法部就认定 Google 在搜索及相关广告市场中存在垄断行为。
根据另一桩与 Android 生态垄断相关的案件证词,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 Google 向三星支付了 80 亿美元,以确保 Google 搜索、Play 商店和 Google 助手成为三星移动设备的默认选项。
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联邦法官随后裁定, Google 必须解除限制,允许开发者建立竞争对手的市场和账单系统。
美国司法部认为, Google 通过与手机厂商、运营商及浏览器签订一系列「分销协议」,将 Google 搜索设为默认选项,从而「系统性」压制了竞争,现在则通过使用相同类型的分销协议,将这种垄断模式延伸到 AI 领域。
对此, Google 方面的回应颇有看头。
Google 公司高管 Peter Fitzgerald 在庭审中强调,这些合作并非排他性协议,比如手机厂商仍可引入微软 Copilot、Perplexity 等竞争对手。
他还透露:
Google 与三星的最新协议从今年 1 月启动,合约期至少两年
按设备预装量计费,Google 向三星支付固定月费,并分享广告收益
新协议也允许三星搭载其他 AI 产品,不再只绑定 Google 搜索和助手
面对垄断的质疑声,Google 方面回应称,生成式 AI 产品的竞争本就存在,例如 Meta 和微软都在这一领域发力,说明市场并非被 Google 一家垄断。
包括微软公司已经向 OpenAI 投资了超过 130 亿美元,将 AI Copilot 服务集成到 Windows 操作系统中。作为回报,OpenAI 使用微软的 Azure 云服务器,并能访问 Bing 的搜索数据。
此次审判中,前文提到的 ChatGPT 产品负责人 Nick Turley 作为美国司法部传召的证人出庭。
他的证词将帮助法院判断,在联邦法官裁定 Google 垄断搜索市场之后, Google 应当对其哪些商业行为做出改变。主审法官 Mehta 预计将在今年八月前作出最终裁决。
庭审中, Google 律师出示了 OpenAI 的一份内部文件,文件中提到 ChatGPT 在消费级聊天机器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并没有把 Google 视为最大竞争对手。
对此,Turley 表示,该文件只是为了激励内部员工,并不代表 OpenAI与 Google 不存在竞争,事实上,OpenAI 仍在积极寻求分销合作以扩大影响力。
那为什么 Turley 会在法庭上表达出 OpenAI 有意收购 Chrome 呢?
原因很简单,Turley 在当天作证时指出,OpenAI 与现有搜索提供商之间存在「明显的数据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明显,长期依赖另一个公司是不可行的。这充其量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
虽然他未点名是哪家搜索引擎,但外界普遍猜测所指正是 Bing。
在面临搜索数据困境后,OpenAI 还曾主动向 Google 伸出橄榄枝,希望使用其搜索 API,公开披露的邮件中写道:「我们相信拥有多个搜索合作伙伴,尤其是 Google 的API,将有助于我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然而,Google 拒绝了 OpenAI 的合作请求,并在邮件中回应称,合作涉及太多潜在竞争对手,风险太高。
被挡在搜索大门外的 OpenAI,转而盯上 Chrome。毕竟,掌握 Chrome 不仅将能够帮助 OpenAI 摆脱对现有搜索引擎的依赖,也可能改变其在 AI 搜索领域的竞争格局。
挖走元老,吃掉 Chrome?下一个搜索霸主已经在路上
Turley 从未掩饰 OpenAI 想要收购 Chrome 的真实目的。
Nick Turley 在法庭中提到,如果没有搜索技术,OpenAI 构建「超级助手」应用并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目标将无法成功。
问题的根源在于,尽管支撑 ChatGPT 的大语言模型堪称强大,但它无法实时联网,面对未知信息时还容易「张口就来」,这也是当下生成式 AI 的致命短板。
Turley 强调,正因如此,搜索功能才显得尤为关键。他在法庭上表示「搜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你不能有一个不知道当前事实或编造答案的超级助手。」
在欧盟《数字服务法案》(DSA)要求下,OpenAI 最近也披露了 ChatGPT 搜索的数据,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ChatGPT 搜索月均活跃用户达到 4130 万,而半年前仅为 1120 万,增长惊人。
增速虽快,仍难以撼动搜索霸主 Google 的位置。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Statcounter 公布的报告,2025 年 3 月 Google Chrome 浏览器的全球市场份额为 66.16%,稳居第一。
如果 OpenAI 能拿下 Chrome,不仅绕开 Google 封闭的搜索入口控制,还将直接接入用户的实时搜索轨迹、行为偏好及交互行为,为 AI 模型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燃料」。
从长期来看,浏览器是用户访问互联网的第一触点,即便收购不成,留有后路的 OpenAI 也已经开始着手摸索构建自己的搜索引擎。
去年初,OpenAI 开始构建自己的搜索引擎,目标是在今年底前让 ChatGPT 在 80% 的时间内依赖自家引擎而非外部搜索引擎。但 Turley 也承认,这个目标「可能太过雄心勃勃」。
他坦言:「 Google 拥有更多资金,能给合作伙伴带去更大的流量,它们每天有远远更多的查询。」
OpenAI 还在垂直搜索领域寻求突破。去年有报道称,除了考虑推出一款将其聊天机器人与浏览器结合的网络浏览器,OpenAI 还曾就旅游、食品、房地产、零售等垂直场景的搜索功能,与 Condé Nast、Redfin、Eventbrite、Priceline 等网站探讨合作。
Darin Fisher
人才布局上,OpenAI 也先后招募了两位 Chrome 浏览器开发元老:Ben Goodger 和 Darin Fisher。
两人都是 Chrome 项目的灵魂人物,深谙浏览器架构与用户体验。Goodger 主导过 Chrome 的早期设计,Fisher 则是 Chrome 核心功能的核心开发者。
尽管如此,业内普遍认为,OpenAI 离真正推出浏览器仍有不小距离。推出浏览器不仅技术复杂,更需确保隐私合规、兼容海量扩展,才能在群雄环伺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ToC→To Agent,浏览器为啥成了香饽饽?
曾经被忽视的浏览器,如今成了 AI 时代的登月舱。
据外媒援引 Turley 的发言称,OpenAI 的野心不只是打造一个像 ChatGPT 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其最终目标是一个能够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的「超级助手」,
Turley 原话也直戳 Google 的心窝:「我们并不是试图重现 Google 上那种有 10 个蓝色链接和广告的体验。」
类似的理念在 OpenAI 紧锣密鼓的产品迭代中略显端倪。自推出 ChatGPT 以来,OpenAI 就开始在其产品中不断加入更多「助手」功能,比如帮你上网查资料、写代码,甚至搞定复杂的研究任务。
年初,OpenAI 更是发布了首个 AI 智能体 Operator,它能模拟人类在网页上的操作,为用户完成旅行预订、商品下单、服务预约等复杂流程。
OpenAI 发布的 AGI 五级理论指出,Agent 开始真正「理解人类意图」,能够独立地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而这正是今天浏览器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深层原因。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未来用户不再打开美团、携程、淘宝,而是向 AI Agent 说:「帮我订一个周五晚上适合情侣的餐厅。」Agent 直接调用后台接口、分析评论、比价筛选,然后把选定的选项展现在你面前,甚至自动下单。
换句话说,未来的消费平台,或许不再面向用户,而是面向 AI Agent。
这背后最大的冲击是:谁还真正拥有「用户」?
在传统数字经济中,平台通过控制界面、排序、推送,影响用户决策,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不论是推荐算法还是广告植入,其核心机制是影响人类。
但 Agent 取代用户做决策后,一切都变了。
传统的展示广告将会被大幅削弱,情绪营销、冲动消费也将失效。一个全新的消费链条正在形成:所有的 ToC 的生意,都将变成 To Agent,
甚至未来营销的着力点将落在说服 Agent。
你写的内容,要能被 Agent 抓取、解析、判断「质量」;
你投的广告,要优化的不再是用户情绪,而是智能体的打分机制;
你设计的产品,不再面对「人类喜好」,而是 Agent 的偏好模型;

从更广的视角看,当年,Google 搜索引擎将用户与信息之间插入一个「搜索框」,成为了信息获取的枢纽与中介。而如今,以 Perplexity 为代表的新一代 AI 搜索引擎,则重构了搜索的叙事逻辑。
搜索,也就从「告诉你去哪找」,变成了「直接告诉你答案」。
当信息的流动路径从跳转点击,变成了闭环对话,用户跳过点击、跨过网页,直达答案本身,也就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网站的存在感。
与此同时,AI Agent 开始构建新的商业闭环。
一方面,它通过聚合用户需求、标准化接口和自动化执行,整合了大量零散的长尾市场,释放出以前难以触及的价值。
另一方面,尽管传统广告收入或许受挫,但长远来看,从基于用户意图的 Agent 适配广告和决策节点的付费推荐位,到服务商通过竞价提升 Agent 排序权重再到支付平台接入费用等等,也有望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
因此,眼下这场审判,不仅是 Google 的反垄断大考,也逐渐演变成 OpenAI、微软、Meta 等 AI 巨头之间的新一轮入口之战。而 Chrome 浏览器,或许正是拼出 OpenAI 未来的一块关键拼图。
文 | Bing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更多岗位信息请点击这里🔗

(文:APPSO)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