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o 正式发布,Claude + Spec + Hook,一整套从提示词到生产的开发闭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交易。
Kiro 最近很火,火到连它的安装包都可以直接拿来卖。

看到这个,我就知道:是时候出一期教程了。
01|亚马逊 AWS 悄悄放的大招
AI 工具千千万,哪个落地场景最靠谱?
编程。
你看各家大厂和初创公司的动向就知道了:
国内这边,字节有 Trae,阿里搞了通义灵码,腾讯也上线了 CodeBuddy;海外方面,OpenAI 发布了 Codex,Anthropic 强推 Claude Code,谷歌也祭出 Gemini CLI,初创公司则有发展势头迅猛的 Cursor、Windsurf。
不夸张地说:AI 编程,已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这时,亚马逊也出手了。AWS 悄悄推出了 Kiro,自称“一个真正从原型到生产的 AI IDE”。
没搞发布会,也没大肆宣传,只是在 AWS Summit 2025 上提了一嘴,然后直接上线预览版官网:kiro.dev。

如果你以为它只是另一个 Cursor,另一个基于 VS Code 的 AI 插件,那你可能低估了 AWS 的野心。
Kiro 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使用 AI 编程的开发者普遍面临的“痛”:原型靠提示词很快生成,但交付到生产一团糟。“氛围编程”(vibe coding)带来了速度,但也带来了混乱。

02|Kiro 想解决的,不只是“写代码”
Kiro 并不强调“写代码”方面的炫技,而是从一开始就要求你给出目标,比如“我要做一个支持登录 + 权限管理的 SaaS 系统。”
然后它不是直接给你生成代码,而是先规划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
-
自动生成 PRD(产品需求文档) -
拆解成可执行的子任务 -
绘制系统架构设计图 -
生成测试计划 -
再让 AI Agent 去执行这些任务,写代码、补文档、生成测试,甚至安全扫描
是的,亚马逊从最开始给 Kiro 的定位就不只是 IDE,而是一整个开发团队:AI 工程经理 + 全栈工程师 + 文档 + 安全顾问。(当然,Kiro 目前只是预览阶段,很多方面有待优化,比如响应速度,以及候补名单)

03|Claude + Agent = Agentic IDE
能免费使用当前最“牛”的编程模型 Claude,自然是 Kiro 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但它的杀手锏远不止于模型,而是它背后的“角色体系”。
Kiro 本质上是一个 “agentic IDE”,也就是一个支持 AI Agent 全流程协作(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的开发系统。
它的两种工作模式非常关键:
-
Vibe 模式:可以理解为 Claude 模型驱动的“氛围编程”,适合快速试错、原型探索。 -
Spec 模式:强制你写出规范的开发规格(Specs),AI 才能执行任务。

只需一句提示词,比如“添加评论功能”,Kiro 会自动生成:
-
多个用户故事(包含 EARS 标准的验收标准) -
架构图、数据库 schema、API 接口设计 -
明确的任务清单与依赖关系(包括测试、状态处理、响应式支持等)
可以看到,这不再是“我问一句,AI 回一句”的面向“对话”编程,而像是一个严谨的开发经理,把模糊的想法拆解成可执行的项目管理文档。

而基于事件驱动的 Hook 系统则更能体现 Kiro 的 Agentic 本质。
你一提交代码,它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更新 README 文档、运行安全审查。这种 Hook(钩子)就像全天在线的项目经理,默默在你身后兜底。
04|别等候补名单,这样就能安装 Kiro
目前 Kiro 处于公开预览(public preview)阶段,完全免费。
但再大的骆驼也能被“免费”压死。
所以,Kiro 上线仅 3 天后,官方就表示因为“遇到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启了候补名单(waitlist)机制,即“排队”。

也就是,现在你想使用 Kiro,必须加入后补名单。审批通过后才可以下载使用。
在 Kiro 官网也没有了 Download
下载入口,取而代之的是 Join Waitlist
入口。
实测:我尝试提交了候补申请,但过了几天也毫无反应。
实际上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下载安装 Kiro 客户端(Kiro 并不限制账号注册),这也才有了文章开头贩卖 Kiro 安装包的截图。
但这并不难。
只要你在谷歌搜索里输入 “Kiro historical version download” 就能找到一堆提供 Kiro 安装包的下载站点。

比如下面这两个都可以。
https://kirohistory.dev/
https://kiro.help/download
Kiro 支持 macOS、Windows、Linux 系统,小伙伴们按需下载安装,注册账号登录即可体验,支持谷歌、GitHub 账号一键登录。

Kiro 未来大概率会推出收费模式,按照此前官网上的介绍(已移除),分为三档套餐:
-
免费:每月 50 次交互次数 -
Pro:19 美元/月,1000 次交互次数 -
Pro+:39 美元/月,3000 次交互次数
核心 Agent 功能、Spec 工作流、Hook 系统目前全部免费开放。

结语
现阶段的 Kiro 可能不是最好的 AI 编程工具,但它是第一个试图真正将“软件工程管理”落地的 AI IDE。
它够严谨、够自动、够实际。
Kiro 能不能成为新一代 IDE 的范式,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至少它开启了一个值得观察的方向:AI,不只是写代码的,是带团队的。
我是木易,一个专注AI领域的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硕士。
相信AI是普通人的“外挂”,致力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这里有最新的AI科普、工具测评、效率秘籍与行业洞察。
欢迎关注“AI信息Gap”,用AI为你的未来加速。
(文:AI信息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