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车展,人形机器人展览演示和陪伴上台开发布会,成了部分车厂的标配,这既有市场热点题材的耦合,也是汽车产业与机器人协同作业渐成主流使然。
今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2025上海车展”)正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今年展会将持续到5月2日。
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国际车展之一,上海车展不仅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标,更是全球车企发布新品和展示前沿技术的重要舞台。本届车展,除了种类繁多的汽车产品同台竞技,亦不乏热点行业话题,人形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观察,今年车展,人形机器人展览演示和陪伴上台开发布会,成了部分车厂的标配。
比如小鹏机器人IRON今日就现身小鹏汽车展台,引得大量观众围观。身型修长,通体呈白色的IRON,宛若“超模”,在现场进行了走路步行、立定演示等操作。
小鹏方面介绍,IRON采用1:1仿生设计,更有高度的人形化特征。拥有178厘米的身高和70公斤的体重,全身配备62个主动自由度,手部则拥有22个可动自由度。智能方面,IRON机器人搭载最新自研3000T算力的图灵AI芯片,以及拥有720°无死角视野的智驾同源鹰眼视觉系统,行走时更加自如。

上汽荣威展台则是拉来了智元机器人的远征A2“干活”,后者作为“销售顾问”,讲解荣威纯电D6的车辆配置。

在一汽展台,乐聚的夸父机器人则是与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同台完成了红旗品牌发布会。

继年初宇树机器人在春晚爆火,人形机器人开始大范围进入大众视野。本届车展,车企们携人形机器人入场,既有市场热点题材的耦合,也是汽车产业与机器人协同作业渐成主流使然。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个特点,车展上出现的人形机器人和其所在展台的汽车厂商,要么是业务上有协作,要么则是投融资的关系。
比如与邱现东一起开发布会的夸父机器人,它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一汽红旗繁荣工厂生产物流部7号智能员工。

此前,乐聚公司已发布多台“夸父”人形机器人在一汽红旗工厂完成长时间循环作业的视频。这些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承担物流拣选与搬运任务,而且多台机器人自主长时间稳定作业。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正以更多元的应用场景加速融入人类社会,车厂正是当下人形机器人落地的一个集中场景,今年也被称作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然而在这个被普遍认为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一年里,究竟多少人形机器人能真正发挥作用,产生价值等质疑声,同样不绝于耳。
此前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喊出的“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引发的行业泡沫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缺失、商业化路径不清晰问题,摆上桌面。
有关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成熟争议还在持续。而当人形机器人和汽车同台呈现,双方厂商或许还想传递这样一个信号,至少在车厂这个场域里,机器人“进厂”打工,是一个能跑通的场景。
小鹏汽车已经明确,历时五年研发的AI机器人IRON将于2026年规模进入工业化量产,目前,小鹏IRON已在小鹏广州工厂投入实训,未来将应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和门店服务等领域,提升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
另一人形机器人厂商优必选,其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则早已进入全球最多工厂开展实训。今年,优必选规划人形机器人产能达到1000台,预计交付几百台。其中,东风柳汽将部署20台优必选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这也是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批量进入汽车工厂。


(文:财联社AI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