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10日有市场消息称,智元机器人公司计划港股上市。 -
公司方面回应称:“不属实,智元暂无赴港上市明确计划。”
-
智元机器人近期因拟收购一家科创板新材料公司而备受关注。
-
7月8日晚,上纬新材(688585.SH)发布公告称,智元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
-
这笔收购分为两步设计:第一步,通过协议转让,从上纬新材现有股东处获得29.99%的股份;第二步,通过要约收购,收购37%的股份,目前已有股东将其持有的33.63%股份申报预受要约。
-
因此,若交易最终完成,智元至多实现对上纬新材66.99%的控股,达到绝对控股,同步掌握2/3以上的表决权,但需为此耗资约21亿元。
-
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等。
邓泰华是智元机器人的创始人、董事长和CEO,今年3月下旬从公司幕后走到台前。根据上纬新材的公告内容,邓泰华通过直接持股,以及作为三家持股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智元机器人经营主体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50.11%的股权。
🚨 市场影响
-
上述收购案也引发外界关于智元“借壳上市”的猜想。不过公司方面予以否认:本次收购为通过“协议转让+主动邀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不是借壳上市”。尽管如此,外界不少声音依然将上纬新材视为智元的“壳资源”。
智元释出的信号是,本次交易若成功落地,有望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同时也将成为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
这笔收购也引发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上纬新材在7月9日和1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目前股价为每股11.21元,较此前停牌时的每股7.78元,上涨了约44%,市值45亿元,而智元公开的估值约150亿元。
(文:AI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