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在今年二月初,我在逛商场的时候发现某手机厂商,把 AI 功能做成了 NFC 卡片,方便消费者体验。

于是产生了一些想法,发了个朋友圈,内容如下:
又想起来之前的一个点子:把未来所有知识和信息的载体都变成 Agent.
具体来说,可以像 Switch 游戏机和卡带一样,把所有的纸质书/电子书都变成一个小卡带,放到专门的设备上,知识会以更 AI Native 和个性化的形式呈现,这样做的优势有:
1. 比如同一份经济学入门知识,A 是海淀小学生,就可以让 Agent 生成符合其认知水平的大纲,多用生活化场景举例,还支持生成漫画,制作互动小游戏,换成卡通人物的语气风格和朗读音色;B 是 985 高材生,内容可以更学术专业一些。
2. 过去所谓的阅读和学习都过于静态且线性。而基于 Agent Chat 会引导学习者提问、反思,更具互动性,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以前是买了本书,现在相当于买了个赛博老师。
本质上大家购买的是私有化数据和 Agent 服务,且小卡带的实物像个记忆面包,保留了消费者喜欢收藏的癖好。
如果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且能管理着 Agent 卡带的发行的话,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大概两个多星期前,秘塔 AI 发布了一篇产品更新文章在 AI 圈里走红,也让我们这些刚从高校毕业或仍在学海的同学感触很深,其观点与我的不谋而合:
“在信息富足的今天,稀缺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一篇文章,一个视频,往往有其自身默认的受众知识储备与经验预设,就像绝大多数学生都难以适应‘北大数院’或‘姚班’的节奏,如不匹配,只能相看两厌。”
总而言之,我们都相信 GenAI 能让教育更平权,更个性化。
特工们能力有限,只能动动嘴皮子。但秘塔真的尝试把它实践了出来。

秘塔在原先秘塔 AI 搜索网页版上线了「今天学点啥」入口。
只要你对某个内容感兴趣,无论是网页、文章、讲义,还是秘塔文库中超过一亿篇的学术资料,都可以一键交给塔子老师来为你讲解。

https://metaso.cn/study
而最近特工宇宙发现,秘塔还悄咪咪将「今天学点啥」模块做成了独立 App.









(文:特工宇宙)